去年來,宿州市蕭縣以激活鄉村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為重點,探索實施“黨建引領、產業為基、村企聯動、群眾受益”的“共富工坊”新模式,蹚出一條農村增收、企業增效、集體增富的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徑。
三級聯動,凝聚共建合力。印發《關于試點開展黨建引領“共富工坊”建設的實施方案》,建立“縣委統籌協調、多部門同向發力、鄉鎮(街道)一線攻堅”的高效執行體系,推動組織體系與共富發展形態深度融合。綜合市場前景、產業結構、村莊規劃、村民意愿等因素,量身定制來料加工式、定向招工式、電商直播式、農旅融合式、品牌帶動式、產業賦能式等6種“共富工坊”類型。按照“一村一工坊”的村級產業培育思路,通過組織建設聯抓、黨員干部聯動、發展項目聯推、黨建活動聯辦,推動黨建引領共同富裕從“穿點成線”向“組團發展”,目前全縣已建設“共富工坊”24個。
要素保障,激活致富引擎。按照“有需必培、應培盡培”原則,圍繞勞動力培訓意愿、產業需求,全面整合培訓資源,組織“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等專業技術人才,深入一線開展“點餐式”“上門式”“幫帶式”培訓6次,培養和打造一批善學習、會思考、有技術的專技農戶隊伍,為工坊發展壯大夯實人才支撐。依托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閑置房屋、車間廠房、產業基地等場所建設共富工坊,引導企業將合適的加工環節布局到村莊,有效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低收入農戶家門口就業560余人。結合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共富工坊”的信用貸款支持力度,聘任27名鄉鎮“金融顧問”和144名村級“金融聯絡員”,上門入坊辦理強農惠農、購置補貼等便民惠企服務5項,幫助解決資金運轉等問題20余項。
靶向施策,助推鄉村振興。堅持問需于坊、問計于坊、問效于坊,建立“共富工坊吹哨、職能部門報到”機制,定期組織相關部門到企業、工坊開展金融惠坊、法律援坊、審批進坊、技術強坊等服務,幫助工坊解決生產用工等問題40余件。同時邀請工坊負責人參加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企業家沙龍”“企業家接待日”等活動,精準為企業紓困解難、賦能添力。縱深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逐村逐企全面分析研判,建立村級勞動力、土地、農產品等“供給清單”和企業資金、銷路、服務等“需求清單”,配套推出“送項目到村、送就業到戶、送政策到家”等優惠服務,鼓勵動員轄區內生產經營好、依法納稅、信譽度高的有產業基礎、生產需求和社會責任的企業參與“共富工坊”建設,推動企業增收、村民增富“雙豐收”。(侯雅薇 王佳海)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