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事眼里,他是社區智慧養老服務項目的領頭人;在老人眼里,他是關懷備至、體貼入微的“親人”;在家人眼里,他是為了工作經常爽約的父親和丈夫。
他叫丁凱,馬鞍山中愛城鄉助老服務中心的負責人。1997年年底,從武警安慶支隊退役后,丁凱回到了家鄉馬鞍山。盡管脫下了軍裝,但他身上仍保留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軍人本色。
篳路藍縷創業路
2013年,丁凱的奶奶生病了,由于家人工作都很忙,他便四處尋人幫忙照顧奶奶,卻總是尋不到一位“合適的人”。有了切身感受后,丁凱意識到身邊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以及需要幫助的老人還有很多。“要是有專業的智慧養老機構能讓更多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樂就好了。”丁凱說。
說干就干。2013年底,丁凱就向家人和幾位老友提及此事,沒想到大家都很支持。隨后,他先后赴浙江、上海、江蘇等地參觀學習,深入了解“養老服務”領域。2015年,在丁凱的帶領下,中愛城鄉助老服務中心在博望區正式成立。作為一家非營利性社會組織,中愛城鄉助老服務中心專業化開展社區助老服務。
目前,中愛城鄉助老服務中心助老服務已分布在全市三縣三區,2020年,中愛城鄉助老服務中心獲評“安徽省智慧社區居家養老示范項目”和“安徽省示范智慧養老機構”榮譽稱號。
危急時刻顯身手
新冠疫情發生后,全市養老機構實施全封閉管理。養老機構的老人年齡都較大,身體又多病,不少老人對此感到恐慌,擔心被感染。面對這種情況,丁凱一邊組織職工照護好老人,努力開導、勸解老人,消除老人焦慮和惶恐的心情;一邊及時傳達疫情動態,讓老人們感受到來自大家庭的溫暖。在丁凱耐心勸說、詳細講解下,老人們逐漸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漸漸松開了那顆緊繃的心。
養老機構封閉管理期間,天氣漸漸熱了起來,老人們的頭發長了卻因封閉管理理發師沒辦法進來,這著實讓大伙兒犯了愁。于是,丁凱組織職工自學理發技能,為老人打理頭發。望著老人們笑吟吟地互夸,看著老人們精神了許多,他說:“這一切的辛苦付出都不值一提。”
服務社會獻愛心
在為居家老年人提供24小時緊急求救服務及各類生活鏈接服務的過程中,中愛城鄉助老服務中心創新性地為機構養老服務植入智慧科技元素,著力打造“互聯網+機居養老”服務新模式,依托智慧養老綜合服務平臺,整合各類服務資源,為老年群體提供20大類200多項服務,將專業的養老服務從機構養老延伸到了社區和居家領域,讓老人便捷享受到了“叫得應”的暖心服務。
7年多來,中愛城鄉助老服務中心建立了一支擁有500多人的志愿者隊伍,除了為空巢老人提供緊急求救、溫馨問候、志愿服務等“普惠制”服務,還為空巢老人開展陪醫看病、家政服務、醫療保健、家電維修等“點單式”低償服務。
用孝心、真心和愛心服務社會。丁凱和他的養老服務團隊榮獲“馬鞍山市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稱號;其個人也先后獲評“馬鞍山好人”“馬鞍山市最美退役軍人”和“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等榮譽稱號。
截至目前,該服務中心已為全市居家老年人提供各類居家服務50余萬人次,其中提供老年人求救服務526人次,老人們均獲得及時救治。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