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廬陽區四里河街道四泉花園小區住著一位“謎”癡,他致力于燈謎創作與傳承已逾30年,他,就是吳家宏。
吳家宏中學時代就喜歡猜燈謎,1985年春節在合肥市工人文化宮參加燈謎活動時認識了范淑敏老師,1987年8月經范淑敏老師介紹加入合肥市燈謎協會,自加入謎協后師從當代謎界泰斗吳仁泰先生學習燈謎創作。在吳仁泰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吳家宏孜孜不倦地學習燈謎創作。1991年,《文化娛樂》雜志舉辦全國燈謎創作大賽,吳家宏參賽的燈謎作品獲得創作一等獎。這給初出茅廬的他極大的鼓舞。吳家宏在重視燈謎創作的同時,也重視燈謎的猜射,他是安徽謎壇屈指可數的一員饒將。曾多次代表合肥市參加全國性或國際性燈謎大賽,且屢有斬獲。
吳家宏不僅積極提高自身燈謎猜射和創作水平,還積極擴大燈謎藝術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推廣燈謎藝術。他參與了《中國謎語庫》、《中華燈謎年鑒》等大型燈謎工具書編纂工作;參與編輯印刷《廬陽商燈》、《廬州虎跡》和《廬州燈謎》等謎刊;成功主持策劃“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為主題的兩屆全國性中華元宵燈謎節活動。他還非常注重對年輕一代非遺傳承人的培養,讓孩子們走進“非遺”、認識“非遺”。從2014年開始,吳家宏帶領他的團隊開展“燈謎進校園”工作,在他不懈的努力下,目前已與合肥市30余所學校合作開展了校園燈謎社團活動。2015年和2016年,吳家宏帶領合肥市燈謎協會一幫骨干成員將合肥市兩所學校送上央視《中國謎語大會》的舞臺,在億萬觀眾面前展示了合肥學子聰明睿智的精神風貌。2017年、2018年吳家宏策劃了兩屆“廬州校園燈謎大會”, 讓孩子們猜燈謎,學知識,射文虎、悟文化,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吸引全市近千余名學生參加,開啟了“最強大腦”的智慧對決。
如今,已過“知天命”之年的吳家宏,在中華燈謎界已頗具影響力,現為中華燈謎學術委員會常委、安徽省民俗學會燈謎專委會主任、合肥市燈謎協會會長、合肥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廬州燈謎”代表性傳承人之一。
吳家宏居住的四泉花園小區屬四里河街道,四里河街道自2012年成立以來,一直注重社區教育工作,廣泛開展各類學習活動,并著力挖掘自身潛力,不斷提升社區教育品牌內涵,著力打造群眾參與廣、文化品位高的社區教育品牌項目。吳家宏在街道成立之初就積極主動和街道的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取得聯系,積極投身社區教育工作中,發揮自身的特長開展燈謎活動。燈謎,是浩如煙海、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中,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源遠流長。燈謎雖是小制作,卻蘊含著大智慧,被稱為解密漢字基因的藝術。猜燈謎,是中華民族最為睿智的文化活動,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利用這一形式,吳家宏一直以來都是社區的義務宣傳員,長期致力于用燈謎宣傳社區中的各項工作,創作的燈謎題材涉及黨建、民生、衛生健康、人防民防、環境保護、國防教育等方方面面。燈謎活動已經成為四里河街道節假日必備的文化活動。吳家宏先后策劃舉辦了“燈謎展猜、筑夢廬陽”、“學習十九大 唱響新時代”等社區燈謎競猜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既活躍了社區文化生活,又加強了社區與居民間的溝通,推動了社區節日民俗活動健康發展,營造了濃厚的節慶文化歡樂氛圍,讓社區居民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帶來的樂趣。同時向居民宣傳社區的各項工作,提升了轄區居民對社區各項工作的知曉度、配合度和滿意度。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吳家宏雖然沒有奮戰在抗疫一線,但積極作謎宣傳抗疫,策劃組織了“共抗新冠疫情、同度安康端午”燈謎競猜活動,有效地宣傳了抗疫知識,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為了增加展猜活動的趣味性,他積極探索活動形式,在傳統懸掛謎條猜射的基礎上,決定將在廣東潮汕地區盛行的傳自南宋時期的“擊鼓導猜”形式引入。為了能掌握這種猜謎方式的正確方法,他還專程到汕頭澄海區拜訪國家級非遺傳人張澤源先生,并在澄海首次擊鼓主桴。
為了打造“全民終身學習”的良好氛圍,在四里河街道的指導下,吳家宏和他的團隊舉辦以“傳承文化 普惠民生”為主題的公益燈謎講座26期,受到了社區居民和學生們的普遍歡迎。2018年四里河街道推送的“廬州燈謎會”榮獲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項目”。
作為市級非遺傳承人的吳家宏,多年來不計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廬州燈謎”這一非遺項目的發展和傳承工作中。為民眾了解、學習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提供良好契機。同時作為社區的義務宣傳員,以燈謎為載體,宣傳社區的各項工作,為提升居民群眾對社區各項工作的知曉率、配合度和滿意度做了大量的工作,為增強中華文化的感召力和影響力提供了良好平臺。(四里河街道 沃恒洲)
責任編輯:桑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