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巧合,但巧合見證了父親遺愿的實現(xiàn)……”10月15日上午,在安徽工業(yè)大學佳山校區(qū)家屬樓,已故遺體(器官)無償捐獻志愿者、百歲老人華倜的家中,老先生的女兒華沙咪展示了兩份均由市紅十字會頒發(fā)給華倜老先生的《榮譽證書》:一份落款是2007年10月8日,一份落款是2020年10月8日。
捐獻遺體為醫(yī)學院培養(yǎng)人才
“2020年的這一份《榮譽證書》,為父親傳奇的一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1940年,時年20歲華倜,從淪陷區(qū)前往大西南考上西遷至貴州湄潭浙江大學化工系。之后報考留美空軍,成為空軍官校第19期學員,接受過“飛虎隊”陳納德將軍的初級飛行訓練,之后乘坐美軍飛機飛越著名的“駝峰航線”到英屬印度進行訓練,后又輾轉(zhuǎn)到美國本土接受更高級別的飛行訓練。1945年4月,在美國參加了聯(lián)合國籌備會的飛行表演。
1945年8月抗戰(zhàn)結(jié)束后,華倜走上教書育人的道路,先后在山西太原工學院、安徽師范大學、馬鞍山鋼鐵學院(現(xiàn)安徽工業(yè)大學)任教。安徽工業(yè)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在《訃告》中對華倜老先生教育生涯給予了評價:“在幾十年的教學工作中,桃李滿天下,為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奮斗了一生。”對華倜老先生捐獻遺體器官的義舉給予了肯定,“華倜老師在逝世后,把遺體(器官)捐獻給醫(yī)學事業(yè),恩澤患者,造福社會,這種高尚的精神,將永遠受到人民的尊敬和贊揚。”
華倜老先生育有一子一女,在父親的影響下,均成為大學老師,教書育人。已經(jīng)退休的女兒華沙咪,退休前任教于安徽工程大學。華沙咪這樣評價自己的父親,“生前,用知識育人無數(shù);身后,用遺體(器官)為醫(yī)學院培養(yǎng)醫(yī)學人才。”
老人一生光明磊落、淡泊名利
10多年前,華倜老先生準備成為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時,由于需要子女家屬簽字同意,華沙咪和哥哥華而立才得知父親的心思。自然,心里頭都有點不舍。華倜老先生給子女做起思想工作,“人死如燈滅。遺體能為祖國醫(yī)學事業(yè)做點事,何樂不為?” 華倜老先生還為自己寫了一篇《訃文》,自取標題《華倜自訃文》,里面明確寫著:“遺體捐給皖南醫(yī)學院。”
在父親的堅持下,華沙咪和哥哥華而立簽字同意。華沙咪深情回憶,“父親的智商和情商都很高。做人光明磊落、淡泊名利。捐獻遺體(器官)更是體現(xiàn)了他人格的高尚。”
2020年10月8日,享年101歲的華倜老人病逝。這幾日,華沙咪和哥哥華而立在整理老人的遺物。不久之后,他們也將各自離開馬鞍山,回到當下工作、生活的城市。不過,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心愿:編校老人的回憶錄《世紀回眸——一個普通人的20世紀縮影》,讓他們的兒孫了解、記住這位傳奇又平凡的老人,把整個生命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yè)的老人。(楊正文 林夢媛 陶正玉)
責任編輯:桑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