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議召開。記者從會議上獲悉,今年上半年,安徽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高于全國2.5個百分點,創近28個月以來最好水平。
全省工業經濟“一進、兩增、三好”
今年以來,安徽密集打出制造強省“組合拳”,推動全省工業經濟位次前移、持續向好,主要體現為“一進、兩增、三好”。
拼出“一進”:工業經濟進階進位。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高于全國2.5個百分點,創近28個月以來最好水平,全國排名提升至第7位。
創出“兩增”:一是貢獻增加。工業增加值對全省GDP增長的貢獻為47.2%,拉動GDP增長2.5個百分點。二是效益增長。全省規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1159.3億元、同比增長21.1%,高于全國17.6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6位。
實現“三好”:一是工業大市支撐好。合肥、蕪湖、滁州、馬鞍山、宣城、安慶6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省超六成,上拉增幅6.2個百分點,貢獻率達71.6%。二是有效投資支撐好。工業、制造業、技改投資分別增長18%、16.4%、30%,排名穩居全國前列。三是匹配指標支撐好。工業用電量增長12.5%,居中部、長三角首位;工業貸款余額增長19.4%,高于全部貸款6.7個百分點,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32.8%。
八個方面重點發力
會議強調,下一步全省工信系統要聚力抓好八個方面工作。
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深入推動“五大行動”,在抓調度、解難題、擴投資上聚焦用力,鞏固和增強全省工業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堅持鏈群融合,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布局,大力構建“4433”萬千億產業體系,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要充分發揮工信部門熟悉產業、了解企業的優勢,突出產業導向和企業主體“找需求、選主體、聚資源、促轉化”,構建產業科技創新的生態鏈。加快智改數轉網聯步伐。要落實全省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要求,堅持示范引領、強化平臺賦能、加強服務支撐、優化轉型生態,確保全年實現規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改造5000家以上、規下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應用提質擴面。
加快工業綠色低碳發展。要聚焦源頭減量優結構、聚焦過程控制強體系、聚焦末端治理促循環,一體推進優結構、強體系、促循環。大力實施制造業優質企業成長計劃。要強化梯次培育、分類施策,加強要素供給,著力打造頭部強、腰部壯、尾部活的企業梯隊。持續強化為企服務。要堅持管理和服務并重、發展和幫扶并舉,抓民營、強服務、優平臺,聚力擦亮“益企賦能”工作品牌,完善優質高效的企業服務體系。提升改革開放工作整體效能。堅持用改革思維和市場化、法治化手段謀劃推動工作,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高水平籌辦世界制造業大會會議,高質量推進長三角產業合作和企業“走出去”,高質效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持續拓展開放合作新空間,培育參與區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