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科教

營造創新良好生態 推動科技自立自強

來源:安徽日報2024-02-22作者:鹿嘉惠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數據顯示,2022年我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2.8%,居全國第十位;全省注冊科技志愿者數、組織數、開展活動數、品牌項目數均居全國第一;銅陵、蕪湖入選“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和創新驅動示范市……

五年來,我省科協事業健康發展,公民科學素質穩步提升,科學普及工作提質增效,服務科技工作者成果豐碩,推動我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為科技創新注入強勁動能。

強科普,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五年來,我省做優做強“科普安徽”品牌,搭建各類科普工作平臺,加強科普隊伍建設,抓好現代科技館體系和基層陣地建設,科普服務質量持續提升。

科普組織力進一步增強。升級“科普安徽”平臺,入選科普中國信息員全國典型代表30名,培養打造113名“科普網紅”。全省開展“科學抗疫 科普在行動”社會科普活動和前沿科技、“皖美碳巡”、量子科技等專題科普活動,2萬多場科普惠民鄉村行、智愛媽媽行動、農村少兒愛科學活動直達基層。合肥市科協牽頭制定的《合肥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正式實施,2022年合肥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增幅居全國第二。

資源聚合力進一步增強。聯合有關單位實施“科技助力鄉村振興行動”,組建產業顧問組支持鄉村振興幫扶縣發展,成立鄉村振興協同創新聯合體,建設34家科技小院,3個團隊、10名個人獲評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先進團隊和先進個人。牽頭發起成立長三角科技志愿服務聯盟,明光市“抱團科普”、黃山市屯溪區陽湖鎮柏山社區入選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承辦宋慶齡少年兒童未來科學日活動,聯合多家單位開展“科技點亮未來”、“三下鄉”、科技活動周等主題科普活動。省百所高校百萬大學生科普創意創新大賽、百名專家鄉村學堂講科普、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等品牌活動相繼舉辦。

示范引領力進一步增強。我省49家單位被命名為2021—2025年首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2個縣(市、區)被命名為2021—2025年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入選“‘科創筑夢’助力‘雙減’科普行動”試點城市、試點單位數均居全國第三。全省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成效顯著,省科技館新館“三基地一平臺”和“全省科普教育龍頭場館”功能更加凸顯,阜陽等5市科技館新建開放;10套流動科技館在59個縣(市、區)巡展;38輛科普大篷車基層巡展4000余場次;建設29座農村中學科技館,服務公眾30萬人次;安慶等市聯合共建特色專題科普館。

建橋梁,營造創新生態

五年來,我省打造“科創安徽”服務品牌,進一步發揮科協組織在促進科技經濟融合中的協同樞紐作用,積極搭建平臺,激勵科技工作者創新創造,營造創新生態。

科技經濟融合深入推進。全國學會科技服務“入皖行動”形成協同創新長效機制,40多家全國學會與我省相關市縣開展“會地”合作。銅陵、蕪湖“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成效顯著,20多家全國學會服務兩市重點產業發展。推進7個“科創安徽”試點城市(園區)建設,構建節能環保、新材料等11個“科創安徽”科技服務團,新一代信息技術等6個協同創新聯合體、28家省級學會服務站的“團—站—體”服務體系。227名海智專家開展對接活動145場,促成項目簽約130項。

學術引領創新持續開展。中國科協年會發布29項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組織70余家全國學會跨學科聯合專題論壇活動,舉辦院士專家報告285場。四屆長三角一體化院士論壇累計64位院士參加論壇活動,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100余項。實施省級學會學術會議支持計劃,重點支持省級學會學術會議項目181項。

創新智庫建設躍升發展。中國科協年會院士專家與省黨政領導座談會圍繞我省七大新興產業發展提出96條對策建議,10個專題論壇形成智庫報告和閉門會議建議專報。全省建設12家省科協科技創新智庫研究基地、17個在皖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站點,建立科技創新智庫專家庫,完善智庫研究基地、專家庫、決策咨詢研究項目管理辦法。安徽科技群團智庫成果采集項目入選中國科協資助項目。

重服務,在“親”和“緊”上下功夫

五年來,我省充分發揮科協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在聯系服務科技工作者“親”和“緊”上下功夫,為科技工作者提供有溫度有速度的服務。

聯系服務方式創新。我省蟬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活動優秀組織獎。深入實施省科協領導干部聯系服務省級學會和專家、省科協聯系服務常委和委員制度,春節前走訪看望院士專家,常態化研究辦理科技工作者意見建議。夯實聯系服務組織基礎,成立省女科技工作者協會、省數字經濟學會等省級學會,擴大女科技工作者、新興前沿學科領域科技工作者組織覆蓋。優化升級安徽公眾科技網,拓展省級學會審批事項網上辦理功能,讓科技工作者“少跑腿、好辦事”。

舉薦培養力度加大。認真組織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推選工作。7人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2人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獎章、9人榮獲獎狀,2人榮獲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轉化獎。實施青年科技人才托舉計劃,10名青年才俊脫穎而出。培養創新后備人才,改革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競賽賽制,“英才計劃”每年培養40名優秀中學生,高校科學營活動追蹤服務3530名營員,10萬余名中小學生參加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6個市設立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淮北等市科協積極舉薦淮海科技獎。

表彰宣傳廣度拓寬。支持省氣象學會等16家省級學會設立科技獎項。全省學習宣傳“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典型4000余人次,6000余家單位參與活動,覆蓋科技工作者千萬人次。開展“創新達人”宣講活動,遴選200名企業“創新達人”,組織20名代表線下線上宣講創新故事。開展“江淮科技英才”系列宣傳活動,創辦安徽省創新方法大賽,培訓企業科技人員364人,評選優秀項目166項。


責任編輯:陸迪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护士xxxx视频| 18成禁人视频免费网站| 热99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一级一级一级一级毛片|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 | 免费激情视频网站| 3d动漫h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美团外卖猛男男同38分钟| 国产免费牲交视频| 嘿嘿嘿视频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娇妻之欲海泛舟1一42|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欧美精品xxxxbbbb| 亚洲美女免费视频| 裸のアゲハいきり立つ欲望电影 | 在线天堂bt种子|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 最新jizz欧美| 亚洲黄色在线网站|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 poren日本|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国产乱子伦农村XXXX| 6080yy午夜不卡一二三区|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 ass日本乱妇bbw|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精字窝全球最大华人| 国产xvideos在线观看| 草的爽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线观看视频| youjizz国产|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免费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