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我國排名提升至第11位,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數量達到26個,連續兩年位居世界各國之首。”4月24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及其他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了2024年中國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有關情況。
據介紹,2024年,我國知識產權創造質量更高。其中,全年授權發明專利104.5萬件,核準注冊商標478.1萬件,登記著作權1063.1萬件,認定地理標志產品36個,核準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125件,授予農業植物新品種權5797件、林草植物新品種權878件。
專利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
順利完成專利法新一輪修改;專利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專利保護越來越嚴格,有效激發了全社會創新活力;轉化運用加速推進,越來越多的專利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專利領域國際合作不斷深化,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申長雨介紹,專利法實施40年來,我國專利事業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有力推動了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
截至2024年年底,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475.6萬件,是首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突破400萬件的國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和海牙體系外觀設計申請量均躍居全球第一位;2024年,全國專利轉讓許可備案次數達到61.3萬次,同比增長29.9%,其中,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讓許可備案次數達到7.6萬次,同比增長39.1%。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介紹,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持續提高專利審查的質量和效率,目前發明專利的平均審查周期已經壓減至15.5個月,達到相同審查制度下國際最快水平。同時,發明專利審查結案準確率達到95.2%,專利審查質量用戶滿意度指數升至86.8。
著作權登記總體呈現較大增長態勢
據介紹,2024年,我國著作權登記總體呈現較大增長態勢,全年的著作權登記總量1063萬件,同比增長19.13%。
同時,我國版權產業增加值穩步提升。2023年,我國版權產業增加值達9.38萬億元人民幣,占GDP比重7.44%。
電影作為智力密集型的版權作品,具有投入大、版權價值大、侵權風險高的特點。據統計,在打擊院線電影盜錄傳播方面,僅今年春節期間,相關互聯網平臺就刪除、屏蔽涉春節檔院線電影侵權盜錄鏈接229萬余條,封禁、限播反復侵權賬戶4116個,有效避免了侵權內容擴散。
“版權產業在鼓勵創新、促進就業、增加出口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未來將為文化繁榮、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中央宣傳部版權管理局局長王志成指出。
談及下一步的規劃,王志成表示,國家版權局將加快《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等法規的修訂,指導開展版權執法工作,突出大案要案查處和重點行業專項治理,開展“劍網2025”、青少年版權保護、院線電影版權保護等專項行動,研究推進建立全國統一的作品著作權登記機制,進一步規范登記審查標準和流程,探索推進后續轉化運用促進機制等。
地理標志保護取得積極進展
近年來,我國地理標志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在制度建設方面,印發《地理標志統一認定制度實施方案》,實現地理標志受理、審查、認定、標識、監管五個方面的統一;在體系建設方面,優化完善地理標志保護標準體系,發布實施推薦性國家標準《地理標志基礎術語》;在監管服務方面,結合地理標志領域監管特點,不斷完善行政保護手段;在宣傳推廣方面,建立地理標志文化傳播體系,不斷提升全社會的地理標志保護意識;在交流合作方面,健全涉外地理標志保護機制,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合作。
據介紹,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在全國建設了123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此外,國家知識產權局還構建了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基礎的地理標志特色質量保障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例如,湖南安化建成安化黑茶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廣西柳州完善螺螄粉全產業鏈570余項標準等。
“下一步,我們將錨定打造地理標志保護示范高地目標,加快建設高水平的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助力地理標志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鄉村全面振興和特色產業的發展。”胡文輝說。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