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理論--安徽理論界

充分發揮紅色資源的教育作用

來源:安徽日報2021-04-16作者:

程中才

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中積淀的,集物態、事件、人物和精神為一體的先進文化資源,濃縮了黨的百年奮斗歷史,見證了黨的初心使命,彰顯了黨的性質宗旨,體現了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好黨的紅色資源,讓干部群眾切身感受艱辛歷程、巨大變化、輝煌成就。因此,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們既要深入研讀指定學習材料和參考材料,又要注重方式方法創新,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做到春風化雨、滋養初心。

深挖紅色富礦,提供黨史學習教育的鮮活教材

安徽是紅色資源大省。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安徽是馬克思主義傳播和黨組織創建較早的地區,是中國工農紅軍的重要創始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四軍華中抗戰的指揮中心和敵后抗日的重要戰場,是解放戰爭時期國共兩黨戰略決戰的重要戰場和解放全中國的前進基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安徽是治淮工程建設的核心區、中國農村改革和稅費改革的發源地,是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等多個國家戰略覆蓋的省份,首創“林長制”,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經濟總量不斷邁上新臺階,在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版圖中占有重要位置。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根本原因是始終堅持和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一百年來,安徽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英勇奮斗,在江淮大地上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僅登記在冊的革命烈士就達8萬多名,涌現出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早期主要領導人陳獨秀,早期重要領導人陳延年、陳喬年、李慰農、陳原道、王稼祥及曹淵、許繼慎、王步文、蔣光慈、童長榮、戴安瀾、王克勤、鄧稼先、黃鎮、沈浩、李夏等一大批革命先驅者和英模人物,走出了李克農、洪學智、皮定均、徐立清等130位開國將軍。中國共產黨在安徽的百年奮斗歷史賦予了江淮大地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稟賦。我們要充分發揮紅色資源的獨特作用,以探珠采玉之功,加強史料收集、整理,把安徽紅色富礦發掘好、利用好,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豐富、生動、翔實、可靠的黨史鄉土教材,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講好紅色故事,創新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方式

安徽是一方紅色沃土,豐富的紅色資源中蘊藏了無數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紅色故事。“家是我所戀的,弟妹是我所愛的,但是破碎的祖國更是我所懷念熱愛的……”“要知道你愛人的走,不是故意拋棄你,而是為了革命,為了獨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國而努力奮斗啊!”革命先烈祖晨、胡孟晉的家書見證了信仰信念、赤子情懷。“大江一片狂浪起,斬盡妖魔濟蒼生”“龍華千古仰高風,壯士身亡志未窮。墻里桃花墻外血,一般鮮艷一般紅”,詹谷堂、張愷帆的詩歌充滿了革命豪情,表達了必勝的信心。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區28年紅旗不倒、火種不滅,“家家有紅軍,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魂,嶺嶺書豐碑”,是一片“抓把泥土都能滲出鮮血”的土地,“金剛臺上婦女排”“八月桂花遍地開”等紅色故事更是俯拾皆是。

這些紅色故事是最真實的歷史、最鮮活的教材,具有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力量。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們要通過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形式,用心用情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進一步促進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黨的歷史,深入理解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更加堅定為黨的事業而奮斗,教育引導青少年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適應新形勢,積極利用融媒體手段,制作一批黨史專題片、微視頻,以小切口小故事講述大道理大情懷,不斷增強紅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弘揚紅色精神,賦予黨史學習教育的不竭動力

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安徽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從立志“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的龍華烈士陳喬年到“當(黨的諧音)用則用,家里少用”的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書記王步文;從“做隱姓埋名人、干驚天動地事”的“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到“模范共產黨員”楊效椿;從“抗洪鋼鐵戰士”吳良珠到村民三次按下“紅手印”挽留的小崗村第一書記沈浩,江淮大地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孕育形成了大別山精神、新四軍精神、淮海戰役精神、渡江精神、淠史杭精神、小崗精神、王家壩精神等一系列偉大精神,成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們走好新時代長征路提供了豐厚的精神滋養。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用安徽英雄模范人物事跡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用以檢視初心、砥礪品質,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要加強對安徽紅色精神歷史背景、深刻內涵、時代價值的研究和宣傳教育,堅持不懈用紅色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讓紅色精神煥發熠熠生輝的時代光芒。

擦亮紅色地標,建好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課堂

前人的豐碑,后人的課堂。紅色場館是距離革命先輩最近的地方,是精神和信仰的地標。安徽革命遺址遺跡眾多,據統計,全省有革命遺址遺跡3318處,其中重要遺址近百處,在此基礎上建成了一大批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其中省級黨員干部黨史教育基地48家,省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黨史類有70多家。此外,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游景區涉及安徽的有2個,全國30條紅色旅游線路安徽有2條,全國100個紅色旅游景區安徽有5個。這些為數眾多的紅色場館涵蓋了各個歷史時期,從不同角度反映了黨的光輝歷史,是中國共產黨重要的紅色基因庫。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們要充分發揮好紅色場館的陣地作用,著力打造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課堂。要堅持政治為先,樹立正確的黨史觀,嚴把政治關、史實關;堅持內涵為本,不斷豐富館藏資源和展陳內容,讓文物發聲,用史實說話;堅持創新為要,改進展陳方式,豐富觀展體驗,增強參與度、互動性、沉浸感,做到見人、見物、見精神。要通過參觀展覽、緬懷英烈、重溫入黨誓詞、研討會、報告會、座談會、故事匯、紅色家書和詩詞朗誦、文藝演出、主題黨日、知識競賽、紅色旅游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使紅色教育入腦入心,充分發揮紅色場館的教育功能,讓每一處紅色場館都成為激活紅色記憶、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的精神地標。

(作者單位: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史研究院基地)


責任編輯:王振華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va欧美va欧美va精品| 欧美黑人玩白人巨大极品| 国产在线播放你懂的| 中国人xxxxx69免费视频| 天堂在线www天堂中文在线|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男人边吃奶边做边爱完整|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不卡毛片免费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2018|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玖玖爱zh综合伊人久久| 动漫美女吸乳羞羞动漫| 老色鬼久久综合第一|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欧美jizz18欧美|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毒不卡|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日本成日本片人免费| 亚欧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大黑帍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狠狠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免费观看a级毛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四虎精品在线视频|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黄在线观看网站| 在线jlzzjlzz免费播放| jizz大全欧美| 小受bl灌满白浊夹多人4p|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日本日本熟妇中文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日韩AV高清在线看片|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