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強調,要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發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二者有著天然的聯系。文化和旅游是拉動內需、繁榮市場、擴大就業的重要內容,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顯著作用。
當前,數智技術不斷突破、快速迭代,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新空間的開辟,為文旅融合發展的深入推進提供了技術支撐,逐漸成為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引擎。借助視覺、沉浸、生成等數智技術,積極開發沉浸體驗項目、虛實結合游覽等新業態,將只能“看”的旅游景區升級打造成為集“體驗”“互動”于一體的多維空間,為游客提供新場景新體驗,延伸了文旅產業鏈條,提升了文旅產業附加值。數智技術賦能的文旅產業正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巨大的經濟價值,成為各地爭相發展的重點產業。
近年來,安徽借助自身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著力構建全鏈條提升的文旅產品供給新體系,具有徽風皖韻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廣受中外游客青睞,在文旅融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2024年,我省國內旅游人次、國內旅游花費同比分別增長7.4%、10.8%,入境旅游人次、國際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94.8%、124.1%。其中,黃山AI伴游入選2024年度十大文旅經濟案例。盡管文旅產業在發展規模和效益上得到顯著提升,但我省在以數智賦能文旅融合發展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省域內文旅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部門整合資源、推動“數智化+文旅”多業態融合不夠;二是數智化基礎設施不完善,數據中心和云平臺建設滯后;三是數智化創新應用不足,文旅產業模式傳統、產品結構單一,產品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缺乏獨特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以數智化建設賦能文旅融合發展,應注重從省級層面深化研究并統籌解決,以賡續安徽獨有歷史文脈,提高安徽地域文化傳播力、輻射力、影響力和文化產業競爭力,讓徽風皖韻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
完善數字基礎設施,促進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其一,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在4A級以上景區、旅游度假區、特色小鎮建設一批5G標桿工程,實現更廣泛的5G信號覆蓋,通過VR體驗、景區直播、智能講解等實現全域“5G+智慧旅游”應用落地。其二,建設數據中心和云平臺。加快建設江淮大數據中心,打造“數據港”,提升“計算力”,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觸網登云”“用數賦能”,為文旅產業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和計算能力。其三,完善智慧旅游服務平臺。建成“皖游通”公共服務平臺,涵蓋各景區、文旅企業的數據系統,加強對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管理,確保信息安全;通過制定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實現省、市、縣三級聯建工作機制,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數據按需共享,應用全面協同。
深挖地方文化資源,優化文旅產業產品服務。立足皖南和皖北地區不同的文化資源,結合視覺融合、智慧光影和數字藝術顯示技術,創新特色文旅產品,在各類景區街區及文旅夜游、文化演藝項目中,營造新場景、新空間,形成新產品、新體驗。皖南地區以“最美皖南”為品牌引領,推進山上山下、城市鄉村聯動發展,打造全域性、世界級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發展古村落觀光體驗休閑產業,培育度假產業和特色民宿產業。皖北地區應以“傳奇皖北”為品牌引領,挖掘文化資源,聚焦文化研學、民俗體驗、文化創意、民間演藝、中醫藥康養等文化和旅游產品,打造皖北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重點圍繞管子、老子、莊子文化、魏武文化、華佗文化、運河文化、大明文化、楚漢文化等中原文化的歷史脈絡,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壟斷性的公共文化和旅游產品體系。
強化技術創新應用,促進文旅產業跨界融合。一要積極支持圍繞數字服務場景、文旅融合等領域開展技術創新,設立專項基金,建立創新實驗室和孵化器,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數智化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示范,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新技術在文化和旅游領域應用。二要將文旅與民生、康養、醫療、教育、生態建設及其他產業發展進行全方位融合與協同創新,針對不同場景下的不同消費人群進行跨界融合技術的探索和創新,同時要強化數字推廣,打造營銷平臺、開展短視頻營銷、線上直播營銷、新媒體營銷、互動營銷、定向精準營銷等,促進智慧營銷。三要大力提升從業者數字素養,推動文化創意、時尚生活等領域的從業者加強與旅游景區度假區、旅行服務等領域的從業者合作,培養既懂得文化和旅游,又掌握數字技術及其應用場景的復合型人才。
■ 王兵
(作者系安徽財經大學副校長)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