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理論--安徽理論界

加快提升長三角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水平

來源:安徽日報2021-05-25作者:

樊明懷

長三角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是指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人民群眾能夠跨行政區劃,更加便捷高效地享有教育、醫療、養老、文化和旅游等領域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務,逐步實現資格互認、數據互通、設施共建、成本共擔和服務共享。當前,長三角一體化已進入全面提速和實質性進展新階段。推動長三角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既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安徽公共服務能力快速提升,與滬蘇浙公共服務差距不斷縮小,教育、旅游、養老、醫保等重點領域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協調推進機制初步形成,進一步參與長三角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具有良好基礎和條件。與此同時,安徽在推動長三角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方面仍然面臨諸多的困難和挑戰,比如醫療等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差距明顯,省市間訴求差異較大,行政壁壘等體制機制障礙較多。“十四五”期間,安徽要聯合滬蘇浙共同發力、協同推進,充分利用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重點圍繞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完善標準體系、強化數字化支持、創新便利共享合作機制等方面發力,加快提升安徽長三角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水平。

提升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

加快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省內便利共享水平,是安徽參與長三角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的前提和基礎。一是加大薄弱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投入力度。發揮省級人民政府統籌職能,通過完善事權劃分、規范轉移支付等措施,加大對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皖北地區等基本公共服務薄弱地區扶持力度,逐步縮小安徽縣域間、地市間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差距。二是提升基層基本公共服務便利化水平。充分發揮縣城支點作用,加大縣城基本公共服務資源投入力度,提高縣城基本公共服務對基層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重心下移,優質服務資源向基層下沉,強化街道、鄉鎮和社區、村的基本公共服務職能,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改善基層各類公共服務設施條件。三是擴大優質公共服務供給。對群眾關注度較高的醫養結合、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領域,要學習借鑒滬蘇浙先進經驗做法,充分發揮市場和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作用,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推動非基本公共服務市場化,加快提升我省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

完善公共服務的標準體系

構建區域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是長三角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的關鍵。一是加快完善安徽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統籌考慮安徽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加強與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和制度銜接,重點圍繞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勞動就業創業、基本社會保險、基本醫療衛生、基本社會服務、基本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文化體育、基本優撫安置、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等9大領域,科學制定實施安徽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加快修訂完善安徽公共服務各行業領域現有標準,制定一批急需短缺行業領域標準規范,做好各行業領域標準間的統籌銜接。二是積極開展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加快實施合肥市文化服務保障、公共教育、殘疾兒童康復等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積極推進肥西等縣區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國家級試點工作,支持其他有條件城市開展國家和省級試點示范,爭取形成一批可復制的成功經驗在全省、長三角和全國推廣。三是加大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協同力度。加強與滬蘇浙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的對接,逐步推進服務領域、項目、保障范圍等銜接一致,探索開展區域統一標準的立項、發布、實施、評價和監督,加快形成統一的長三角區域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

強化公共服務的數字支持

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是長三角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的基礎支撐,也是安徽數字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一是加快補齊公共服務數字經濟短板。借鑒江蘇掌上云社區、上海智慧養老、浙江城市大腦等先進經驗,積極引進國內外公共服務領域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和平臺企業,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在線教育、智慧養老、智慧文旅、智慧人社、智慧社區等公共服務數字經濟。二是加強長三角公共服務互聯互通平臺建設。依托“數字江淮”建設,加快完善公共服務各領域全省一體化數據分平臺,積極參與長三角公共服務一體化云平臺建設。學習借鑒“全網通辦、全市通辦、全域共享”等滬蘇浙改革經驗,完善提升“皖事通辦”平臺功能,加快拓展安徽接入長三角“一網通辦”平臺的公共服務事項和城市范圍。三是統籌推進居民服務“一卡通”。加快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發行,探索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建立居民服務“一卡通”。加快建立覆蓋就業創業、社會保險、衛生健康、醫療保障、財政補貼、金融服務、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居民服務的“一卡通”標準規范體系。加強與滬蘇浙對接,推動在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方面率先實現“同城待遇”,力爭盡快實現長三角跨城市、跨行業一卡通行。

創新公共服務的合作機制

一是推動完善跨省協調推進機制。推進深層次制度銜接、政策協同,完善三省一市高層聯席會議、中層協調、部門銜接落實制度,保障跨區域公共服務供給的可持續和區域公共服務效益最大化。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政策,推動公共服務重大項目向長三角布局。二是探索成本共擔利益共享機制。借鑒省際產業合作園區建設經驗,在教育、醫療、培訓、養老、托幼、旅游等市場化程度高的公共服務產業領域,探索成本共擔、收益共享、稅收分成機制,充分調動各方參與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的積極性。三是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務領域橫向成本共擔機制。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務領域跨區結算制度,根據服務人口規模、服務供給情況等因素,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補償、共濟的制度安排,推動與滬蘇浙協商共建基本公共服務項目跨區結算平臺。

(作者單位: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安徽省經濟研究院基地)


責任編輯:王振華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打开腿我想亲亲你下面视频|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非洲黑人最猛性xxxx_欧美| 天堂mv在线看中文字幕|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美女隐私免费视频看| 国产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看全色黄大色黄女视频| 国内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peeasian人体| 性中国videossex古装片| 丹麦**一级毛片www|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欧美性白人极品hd|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免费在线视频a| 精品午夜久久福利大片免费| 国产91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精品一本大道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1024视频在线| 小尤奈私拍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 |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好硬好大好爽18漫画| 三个黑人上我一个经过| 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星空无限传媒xk8046| 乱岳合集500篇|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米奇视频 | 97视频免费在线| 在线观看的网站|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大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a级高清观看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