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將繼續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目標前進!”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人類基于自身利益和文化傳統,以人類普遍、共同的需要和訴求為基礎而形成的價值取向、規范標準和價值實踐。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講話中明確指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和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闡述全人類共同價值,并不斷賦予其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時代意義。在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中,全人類共同價值作為一種價值共識,貫穿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想之中,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基礎。必須深入學習理解全人類共同價值對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意義。
全人類共同價值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核心理念
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中國解決全球發展、全球治理問題的核心理念,全方位融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想之中。全人類共同價值中的“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無不彰顯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之中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平等協商”“包容互鑒”。和平與發展是人類共同推崇的基本價值取向,和平關乎人類是否能夠生存,而發展涉及人類的生存質量。兩者是追求“和諧共生、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根本任務,是當今全球化發展環境的直接體現;公平與正義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兩者要求處于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世界各國能夠堅持“責權平等、規則平等、治理公正”的價值要求,樹立正確的國家義利觀,進而保障人類命運共同體“合作共贏”的實現;民主與自由是人類共同的價值愿望,兩者意味著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兼容并包原則下尊重各國在國內和國際事務上的自主權和話語權,尊重各國的制度設計和道路選擇,這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平等協商”交往原則和“包容互鑒”基本要求的直觀反映。
全人類共同價值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精神紐帶
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以群體形式予以存在是客觀需要。基于利益和情感,人類結合成持久穩定的共同存在物。隨著全球化愈演愈烈,當今世界已經進入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交融、彼此難分的狀態。世界范圍內的矛盾、沖突、競爭、戰爭、貧困和災難時有發生,人類無法擺脫生存與發展的困擾與侵襲。要應對全球挑戰,就需要在世界范圍內突破地域、種族、文化和信仰的桎梏,形成價值共識,尋求與人類發展規律一致的共同價值。共同價值,包括共同的理想、信念、信仰、意識和追求等,是促成社會群體或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創造社會財富的基本條件。共同價值是有靈魂的價值觀和基本價值共識,將極大促進世界的繁榮發展。正是基于共同價值觀,不同民族、種族、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才通過社會交往而整合在一起,引導和規范國家、組織與個人行為,消弭世界多元利益訴求和多元價值觀的差異,凝聚成命運與共的國際力量,通過合作協商的方式應對全球挑戰,達成互惠共贏。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精神紐帶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在凝聚價值共識的前提下,能更好地將世界各國團結在一起,共同為建設人類美好家園而付諸行動。
全人類共同價值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評價尺度
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各個民族、種族、國家和地區評價是非曲直、美善丑惡、功過得失的共同的價值研判標準、價值尺度與價值取舍模式,是其作出價值選擇和行動決策的思想依據。全人類共同價值提供了評判人類集體、個人行動的尺度標準,進而明晰何為可為之事,何為不可為之事,何為擁護之事,何為反對之事。和平與發展作為人類生存觀,體現人類的基本生存需要。只有和平與發展了,人類才能安居樂業。戰爭與倒退威脅人類生存境況,其任何表征都為人類所反對和抵制;公平與正義作為人類社會價值觀,體現了世界各國在群際關系、國際關系中的經濟、社會發展訴求。國際霸權、特權、強權與貧富懸殊等不公與邪惡現象嚴重破壞關系格局,為人類所堅決反對和唾棄;民主與自由作為人類政治觀,體現世界各國要求國際關系民主化、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愿望。人類崇尚民主,向往自由,任何專制與獨裁都是人類公敵,必然為人類所反對和不齒。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人類核心的價值共識,共同構成評價人類是否命運共同、命運共同程度如何的標準。任何突破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行為,都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不容。(黃佳豪 張 敏)
(作者單位:安徽建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7yjc840017>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