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是一個整體推進的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途徑、目標指向、價值歸宿。
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必須站穩人民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跨越國度、跨越時代的影響力,就是因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100年來,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我們黨始終堅持并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人民觀,明確回答“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重大命題,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眾化是人民性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大眾化是馬克思主義與生俱來的本質規定。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同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結合起來,用人民群眾普遍接受的方式普及科學理論,使科學理論為人民群眾所掌握,轉化為思想信仰和物質力量。另一方面,理論大眾化的前提,是理論必須回應時代問題、與人民的歷史實踐緊密結合。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眾化,必須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意愿、尊重人民群眾的創新創造,始終關注和回應人民群眾的訴求。
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必須改進話語體系?!白罡呦薅鹊鸟R克思主義=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要使馬克思主義為人民大眾所掌握,既要講得準也要講得活,讓群眾愿意聽。首先,要講好“內行話”。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凝心聚魂,深刻理解其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把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言之有理,真正把理論講準講深講透。其次,要講好“大眾話”。要在理論闡釋的深入淺出上下功夫,用口語化、故事化的語言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變成生動道理,把深邃抽象的學術話語、政治話語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群眾語言、生活語言。只有讓理論“入鄉隨俗”,才能使馬克思主義更好地走進人民群眾,為百姓所接受。再次,要講好“貼心話”。把理論融入日常生活,及時回應人民群眾現實需要與關切,把理論宣傳與實際生產生活結合起來,善用群眾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用真情傳播真理、以真心打動人心。
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必須創新方式方法。一是堅持“漫灌”與“滴灌”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由黨中央組織開展集中宣講,是推動我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的重要工作方法,要堅持把這個方法用好。因此,要自上而下組織“舉旗幟·送理論”宣講,第一時間宣傳闡釋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面上做到全覆蓋。同時,要注重因人而異進行“精準滴灌”,針對不同群體開展對象化、分眾化宣講。二是堅持專門隊伍與群眾隊伍相結合。受眾差異化要求理論宣傳分眾化、理論宣傳隊伍多樣化。既要打造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熟悉社情民意、涵蓋領導干部和理論專家的專門隊伍;也要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讓群眾唱主角,發揮優秀青年、駐村干部、致富能手等群體的作用,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理論傳播隊伍,讓廣大群眾同理論工作者一同成為推進理論大眾化的行家里手。三是堅持“曉之以理”與“動之以情”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有兩種力量,即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強大的人格力量。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要注重把“曉之以理”和“動之以情”有機結合起來,講道理啟迪人,講感情感染人,將要表達的內容和道理融入真情實感之中。四是堅持線下陣地與線上平臺相結合。充分發揮線下陣地功能,擴展各級宣講示范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農家書屋、道德講堂等現有場館功能,最大限度拓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途徑和舞臺。同時,加快完善全媒體傳播體系,注重運用信息技術,依托“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臺,推出各類理論音視頻產品。五是堅持理論教育與實踐感悟相結合。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既要重視理論教育,又要重視引導人們聯系實際、感悟理論的真諦,讓人民群眾從個人成長和家庭與社會變化的實際中產生獲得感,促進黨的創新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王 敏 李筱白
(作者單位: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