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近年來,安徽省數字產業集群發展迅速,合肥“光谷”、科大“硅谷”、蕪湖“數谷”正在崛起,但加快培育安徽省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群,還需要從集群平臺、價值鏈升級、科技創新、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協同、開放發展、基礎設施等方面入手。
加強數字產業集群平臺建設。加強數字產業集群國家級平臺建設,大力建設合肥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智能語音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以及合肥基于信息技術的公共安全、蕪湖市機器人與增材設備制造、滁州高新區智能測控裝備制造等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形成若干具有跨行業跨區域帶動作用和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發揮數字經濟產業園的集聚經濟效應,在全省范圍內遴選與扶持若干發展基礎好、規模實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園區,統籌規劃數字經濟產業帶,爭取國家級數字經濟政策支持和發展資源。做優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體系,鼓勵數字產業集群的核心企業構建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產業體系,大力引進工業互聯網知名大平臺和細分產業龍頭平臺。
促進數字產業集群價值鏈升級。優化數字產業集群的價值鏈治理結構,支持科大訊飛、國盾量子等集群核心企業成長,扶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構建“核心企業+配套企業”的互惠共生生態圈和供應鏈網絡;以核心企業為引領,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網絡化協作和跨產業鏈合作;鼓勵有條件的數字企業到證券交易機構上市,支持符合條件的數字企業發行公司債券。落實鏈長制,加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鏈的支持力度,推進以地方政府負責人為“鏈長”和以集群核心企業為“鏈主”的雙鏈式工作推進體系。強化產業鏈“雙招雙引”工作,為企業投資和項目落地提供全過程、全要素的服務;注重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場景招商和項目組團招商,編制數字產業鏈全景圖和“雙招雙引”路線圖,清單化引進數字產業鏈細分環節核心企業。
促進數字產業集群科技創新。發揮安徽科創優勢,整合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科教資源,開展量子信息、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網絡信息安全等領域的核心技術研發,實施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重大專項,承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獲取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推進數字經濟產學研合作,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共建技術創新聯盟、技術創新中心、聯合實驗室等創新平臺。突出數字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數字企業家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明確集群核心企業科技創新的主導地位,促進大中小微企業融通創新,同時健全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金融機構為支撐的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
加強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協同。加強數字產業化,聚焦“大智移云”“芯屏汽合”,打造新一代電子信息、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型顯示、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終端、量子信息、軟件與信息服務等數字產業集群,培育數字創意、區塊鏈、量子信息、柔性電子、虛擬現實等產業發展。促進產業數字化,培育推廣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共享制造、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平臺化設計等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工業集群利用工業互聯網共享信息、技術、產能和訂單;推廣農業物聯網應用,培育推廣觀光農業、創意農業、認養農業、創意民宿等數字鄉村新業態;推動交通、物流、金融、商業、教育、醫療、文旅等服務業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
促進數字產業集群開放發展。推動“數字長三角”共建,一市三省發揮各自優勢共建共享,協同推進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車聯網先導區、集成電路芯火雙創平臺、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等國家級平臺建設;合力打造長三角大數據中心,聯合開展大數據關鍵技術攻關,提升“數字長三角”在全球數字經濟中的話語權。大力發展以數字技術、數據流動和數字化交付為核心特征的數字貿易,培育數字貿易競爭優勢,做優數字貿易發展環境,培育數字貿易企業。加強數字經濟國際合作,鼓勵數字產業集群及其企業積極研究以CPTPP、DEPA為代表的數字經濟規則,參與數據流動、數據安全、認證評估、數字貨幣等國際規則和數字技術標準制定,搭建國際會展、論壇、商貿、賽事等合作平臺。
加強數字產業集群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推進超級計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邊緣計算節點等儲存和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布局超導計算、量子計算、類腦計算、生物計算、光計算等新型計算體系。推進數字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跨境支付等數字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為重點構建適應數據特征、符合發展規律的數據基礎制度。推進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集約高效建設5G、千兆光網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支持合肥互聯網國際通信專用通道建設,布局衛星互聯網。
馮德連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本文系省社科規劃重大項目[AHSKZD2020D02]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