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8日至21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第一站來到阜陽,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三年來,阜陽市全市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一心一意謀發展,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以實干擔當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以實績實效讓人民日子越過越紅火,奮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活力更強、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
堅持政治引領,以更高站位踐行“兩個維護”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及阜陽期間作出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我們做好新時代各項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三年來,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采取書面學習、集體學習研討、實地調研、座談交流等方式推進學習,先后開展學習11次、研討交流42人次,形成調研報告19篇。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的示范帶動下,全市各級各部門創新學習方法、豐富學習載體,形成領導帶學、骨干領學、專家講學、互相比學的良好局面,進一步增強了廣大黨員干部的政治定力、發展信心和擔當決心,不折不扣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及阜陽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阜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堅持生命至上,以更大力度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三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第一站就來到阜南蒙洼行蓄洪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就災后恢復重建、水利工程建設、精準脫貧等工作進行調研,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行蓄洪區建設與發展的高度重視和關心厚愛。三年來,阜陽市持續抓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水利投資規模逐年擴大,治淮重點工程加速推進,全市防汛抗洪、防災減災能力不斷提升,蓄滯洪區基礎設施短板加快補齊。近三年來,阜陽水利投資年均增幅超20%,謀劃水利薄弱環節建設工程等項目96個;淮干王臨段整治、洪汝河治理、重要行蓄洪區建設等治淮骨干工程正加快推進,沿淮洼地治理、一般行蓄洪區建設、引江濟淮二期等工程即將獲批,臨淮崗壩上大型灌區、淮河中游治理工程等治淮重大工程以及淮河主要支流潁河、泉河、茨淮新河治理前期工作加快推進。
堅持發展為要,以更拼干勁實現爭先進位
阜陽市始終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全市經濟運行呈現持續恢復、回升向好、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三年來,阜陽GDP總量穩居全省前四。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扎實推進,綠色食品產業“雙千億”計劃、工業投資千億計劃、“三個百億”行動有序推進,制造業“倍增”和二產“提質擴量增效”取得初步成效,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成為阜陽首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雙招雙引”提質增效,相繼引進紐龍船舶、揚州晶華等一批知名企業;重點項目建設提速,阜南縣紐龍公司海洋高端裝備制造研發生產和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兩個百億級投資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阜陽鐵空樞紐等一批牽動性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加快推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創新開展創優營商環境“學先進、補短板、樹品牌”活動,推深做實尊重企業家尊重納稅人“十項制度”,常態化實行重點項目要素保障“星期六會商”機制;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邁開新步伐,深化與合肥、蘇州、上海臨港集團等結對合作,高標準創建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推動要素資源互通互融、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闖出新路、聚勢賦能。
堅持以人為本,以更深情懷增進民生福祉
三年來,阜陽市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辦細辦好解民憂、暖民心、惠民生的實事,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和美鄉村更加宜居宜業,脫貧攻堅成果不斷鞏固拓展、糧食生產連年豐收,鄉村特色產業不斷壯大,鄉村建設成效明顯,行蓄洪區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城市軟實力不斷提升,圍繞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興業,持續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培育文明風尚,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人民群眾日子越過越紅火,建立“民聲呼應”快速通道,扎實推進省、市10項暖民心行動和“20+10”民生實事,行蓄洪區群眾、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充分就業,高考連年取得佳績,每千人口床位數超全省水平,社會保障體系持續健全,引調水工程全面開建,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民生溫度直抵民心、“碧水藍天”成為常態、“安居樂業”更有保障。
堅持自我革命,以更硬舉措從嚴管黨治黨
三年來,阜陽市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認真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縱深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全面從嚴治黨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作用有效發揮。多措并舉打造高素質干部隊伍,嚴格按照“忠專實”“勤正廉”標準選人用人,持續開展“三比”活動,推進干部“能上能下”;持之以恒夯實基層組織基礎,全面推進黨建促鄉村振興;久久為功狠抓作風建設,圍繞“六破六立”,全面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和“學先進、補短板、樹品牌”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撲下身子干實事、求實效,敢闖新路、敢破難題、敢挑重擔、敢當先鋒;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斗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一線、向群眾身邊延伸。(中共阜陽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