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理論--安徽理論界

建設人民滿意的教育強省

來源:安徽日報2023-12-26作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當前,安徽正處于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必須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教育強省,以高質量教育體系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之基。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奠基千秋偉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教育必須把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作為根本目標,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率先實施“德智體美勞”五大行動,打造了全國首個省級“教管服一體化智慧思政平臺”,被教育部確定為“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省,學生思想積極健康向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較好落實。同時,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長期以來,各種敵對勢力從來沒有停止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他們下功夫最大的一個領域就是爭奪我們的接班人。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矢志奉獻國家和人民,確保黨的事業后繼有人,夯實黨長期執政的根基。要全面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形成具有省域特色的螺旋上升、有機銜接的課程體系、教材體系、教學體系、實踐體系。中小學階段是孩子們價值觀形成階段,必須下決心加強中小學德育,深度挖掘老區精神、大別山精神等紅色資源,用好新時代偉大實踐和安徽發展成就思政課程資源,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上好“行走的思政課”。近年來,安徽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把優先發展教育作為現代化美好建設的重要先手棋,推動教育面貌發生格局性變化。教育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主要指標全面趕超全國平均水平,教育現代化指數從2016年的全國第2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4位。全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高校完成占比63%,安心托幼、課后服務、老有所學等一大批教育民生實事接續實施,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明顯增強。

牢牢把握教育的戰略屬性,賦能千行百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任務。教育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在打造“三地一區”、建設“七個強省”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核心功能,與科技強省、人才強省一體統籌,協同發力,共同支撐引領制造強省、農業強省建設,共同賦能服務文化強省、生態強省建設。近年來,我省教育綜合實力和服務能級不斷躍升,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省屬高校實現A類和B+學科兩個“零的突破”,14所高校57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近3年,省屬高校自主培養教育部長江學者較過去10年之和增長250%,2022年引育國家級人才同比增長58.8%。近5年來,共增設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專業點2119個,省屬高校服務十大新興產業的專業點占58.12%,教育鏈、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匹配度不斷提升。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不夠足、省屬高校科技創新能力不夠強等問題。我們要把服從大局、服務大局作為謀劃教育強省建設底層邏輯,發揮高等教育龍頭作用,把支撐創新型省份建設、打造教育人才新高地、服務產業提質升級更好結合起來,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圍繞合肥都市圈、安徽長江城市帶、皖北全面振興等重大區域戰略謀劃教育布局,推動高校群支撐城市群,構建一極兩帶多組團高等教育發展格局。把“雙一流”“雙特色”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分類推動高校群體性崛起。大力推進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實施新質生產力培育計劃,探索建立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發展新機制,實現科研成果轉化一代、研發一代、探索一代,推進高校科研活動更多轉變為經濟活動。大力推進學科集群對接產業集群、專業集群對接企業集群,一產一策、一鏈一策組建教產合作共同體,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切實提高學科專業與產業企業的適配性。發揮高校引才聚才平臺功能,強化人才引育留用,著力打造教育人才新高地。

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屬性,造福千家萬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要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這要求我們,發展教育必須得到人民認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把更好更優質的教育作為美好生活的愿景和莊嚴的教育承諾。截至2022年底,我省各級各類學校2.2萬所,教職工95.8萬人,在校學生1311.5萬人,教育事業發展勢頭良好,“有沒有”的問題已經歷史性解決,但教育發展仍不平衡不充分,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與群眾的美好教育需要相比還有不足,區域、城鄉、校際、群體“四大”差距有待縮小。特別是隨著人口結構變化,教育面臨既要“迎峰”、又要“渡峰”的突出矛盾。我們要積極應對人口結構變化,科學配置教育資源,優化教育結構和布局,突出加強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提高教育質量和人力資源開發水平,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優質安全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階段優質化特色化多樣化發展、特殊教育優質融合發展,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美好需要。堅持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導向,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學校建設標準化、城鄉教育一體化、師資配置均衡化、教育關愛制度化。以“強校+”為抓手,導入優質教育資源,推進皖北地區基礎教育優質擴容,縮小區域、城鄉、校際、群體教育差距。完善教育“民聲呼應”快速響應長效機制,制定教育惠民清單,增強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和獲得感。保障隨遷子女入學待遇同城化。嚴格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普通高中屬地招生和中小學“公民同招”制度。完善學生資助體系,保證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我們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戰略屬性、民生屬性,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強化教育發展支撐,形成良好教育生態。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以教育家精神引領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變革,以教育數字化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擴大教育對外對內開放,深化省部戰略合作、省校合作和長三角教育一體化發展,以開放的大格局構筑安徽教育發展的新優勢。

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書記、安徽省教育廳廳長 錢桂侖


責任編輯:王振華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亚洲成人| 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强行扒开双腿猛烈进入| 国产一级淫片视频免费看| 99热精品久久|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黄色免费观看| 高清不卡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女人18级毛片毛片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约会只c不y什么意思|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2016| 少妇高潮喷潮久久久影院|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baoyu122.永久免费视频| 日本娇小videos精品| 亚洲白嫩在线观看| 老司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一个色综合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偷自拍视频|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成年女人18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 在线视频日韩欧美|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黄色免费网站在线看| 国产精品第十页| www.激情小说.com|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