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理論--安徽理論界

創新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新路徑

來源:安徽日報2024-04-09作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隨著城鄉融合發展步伐加快,部分古村落逐漸“空心化”,同時傳統村落利用方式較為單一、發展內生動力不足,推動傳統村落活態化保護迫在眉睫。黟縣為探索創新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新路徑新方式,成立專題調研組,深入西遞、宏村、碧山、豐梧、柯村等特色傳統村落開展沉浸式、蹲點式調研,重點了解村落保護利用、產業提升、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情況,旨在梳理總結經驗成效,為傳統村落活化利用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黟縣樣板”。

存在的問題

調研發現,雖然我縣在推動傳統村落保護利用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保護與開發、傳承與創新的統籌推進還面臨一些現實困境。一是發展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全縣擁有中國傳統村落46個,完整保存古民居1684幢,但目前傳統村落深度活化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如郭門村、團結村等有特色、有潛力的傳統村落還是“養在深閨無人識”。二是產業培育特色有待進一步加強。以鄉村旅游和民宿業態居多,開發的13處古村落景區存在一定同質化現象。古村落景區村村之間還存在不平衡,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最高與最低的村相差30余倍。三是宣傳展示有待進一步提升。大多數傳統村落的文化展示仍限于傳統節日慶祝、展覽等形式,在整體性的宣傳策劃上還有不足,部分群眾對保護開發認識還要繼續提升,社會層面對豐富的村落資源保護利用了解上還要持續宣傳。

主要做法

近年來,康養產業已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新風口”,黟縣在推動“以保促用、以用推保”的基礎上,依托村落、生態、文旅等資源的疊加優勢,發力康養新賽道,推動古村落+康養等深度融合,以康養激發古村落新活力。

一是聚合多方要素,筑牢康養本底。規劃保護上向康養靠齊。編制專業保護規劃,明確康養項目實施方案,為強化保護、發展康養奠定堅實基礎。目前建立全縣527幢歷史建筑三維數字化保護電子檔案,實施西遞、宏村、南屏、郭門等7個傳統村落消防工程,健全46個中國傳統村落村規民約和負面工作清單。風貌管控上向康養對標。出臺《黟縣傳統建筑搶救工程指南》,為廣大農村干部、農民群眾提供技術指導;制定農房建設風貌管控技術導則,全力引導、逐步規范村民新建、改建房屋行為,整體提升村落和民居周邊環境,打造風貌協調的康養標識;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五微”行動,推廣“席地而坐”,因地打造“金邊銀角”,最大力度保護傳統村落“山水田園”般的詩意風光。功能完善上向康養傾斜。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完善房屋居住功能,修復大量古祠堂、古驛道、古水口等歷史環境要素,最大限度保留、恢復古村落的記憶空間和歷史肌理,滿足度假人群休閑養生居住需求。全縣整合傳統村落保護、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資金,打造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示范村45個,建成“生態美”超市49家。

二是引領多元主體,釋放康養活力。發揮資源有效性。出臺《黟縣鄉村運營機制創新試點實施方案》,逐級成立縣“兩山”轉化公司、鄉鎮振興公司、村級強村公司54個,為康養產業培強市場主體。2023年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6841.7萬元,50萬元以上強村達58個,占比87.9%。聚焦打法創新性。探索閑置農房租賃、空心村流轉、國有資本合作等,試點推廣基金村落,創新“兩山”轉化路徑,形成縣域統籌推進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模式,入選住建部《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可復制經驗清單(第一批)》。如碧陽鎮古黃村傳統村落,依托閑置資產引進古筑藝養研學旅行基地項目,投入2.5億元建設百工復興聚集區、倉庫手工作坊區、藝匠商街區、非遺手工作坊體驗區等文創業態。突出資本帶動性。吸引一批對鄉村旅游具有認同的“新黟縣人”“新鄉人”留在鄉村、助力鄉村。如豐梧村依托優越的村落資源,吸引樸蔓農場項目入駐,通過創意創新創造,使豐富的農業、工業與優美的鄉村環境相得益彰,打造隱寂輕生活方式。落戶英迪格、金普頓兩大國際品牌酒店,引進新加坡悅榕莊、景域帳篷客、未晞園等高端特色度假品牌,推動龍江文旅、域見未來、大塔川綜合體等“10+N”休閑度假康養文旅項目,為康養行業延伸凝聚生態鏈條。

三是發力多重賽道,激活康養效益。培強村落景區。深化一村一定位、一logo、一產業、一故事,推動古村落與度假、康養、攝影、研學融合,打造《宏村·阿菊》《西遞傳奇》等夜娛產品,建成秀里影視村、守拙園、洪星方坑等影視創作基地,開展“免減優 促消費”系列活動。西遞、宏村景區2023年全年游客接待量達450萬人,為度假康養發展帶來了大流量。做優精品民宿。開發村落、賦能民居,先后打造豬欄酒吧、泊心云舍、驛境客棧等一批精品“黟宿美居”,規范發展民宿1007家,直接提供崗位近4000個、間接帶動2萬人就業,獲評中國鄉村民宿發展示范縣。激活創意寫生。加強寫生文化產業開發,連續舉辦鄉村攝影大展、鄉村藝術非遺展等節展活動,打造藝術、書畫等特色小鎮,建成“百佳攝影點”24處,推出“寫生+攝影+觀光”旅游線路20余條,為度假康養拓展了新賽道。如與中央美術學院等國內1000多家高校及培訓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建成10處藝術寫生基地、6處研學基地,年接待過夜游客220萬人次,寫生學生超300萬人次,帶動旅游綜合收入近20億元。

經驗啟示

傳統村落是老天爺、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推動其多方式利用、多業態轉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在嚴格保護的基礎上,以群眾生活生產需求為紐帶,把傳統村落作為本底、古民居作為載體,通過創意創新的思維方式,多渠道引育新業態、鏈接新產業,有效帶動保護利用、產業發展、群眾增收,實現經濟效益和保護效益的良性互動。

一是堅持人民至上。借助傳統村落賦能康養度假發展,一方面順應了當前城市群體對更高水平康養的現實需求,通過營造多重度假康養體驗生態,充分挖掘提升農耕樂趣,更好滿足長三角等地區客群對自然之趣的追尋。另一方面通過保護性開發,完善拓展居住功能,賦予現代生活氣息,古民居、古建筑得以重新煥發生機,激發農文旅體康融合效益,為本地群眾增收致富搭建了新平臺、創造了新載體。

二是堅持系統思維。活化利用不僅針對村落、建筑本身,更要順應發展規律、注重系統統籌,更要匹配文化因素、尊重群眾意愿、突出經濟價值。因此必須堅持系統思維,整體把握保護、修繕、利用各個環節,整合人、財、物多種資源,既注重傳統村落保護的原汁原味,又將保護內涵拓展延伸,突出康養風貌的整體打造和文化底蘊的充分挖掘,以活態保護方式使傳統村落和度假康養和諧共生。

三是堅持守正創新。依托優越的村落資源,積極探索康養與村落融合新路徑,深刻詮釋了在創新中守正、在守正中創新的現實應用。從庭院房屋到庠序宗祠,對待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望聞問切,辨證施治,以養為主,多用繡花功夫,多做融合文章,打造一批養肺、養眼、養胃、養心、養體等“黟”字號高端康養核心項目,有效探索了村落民居活化利用的實現路徑。

四是堅持業態融合。鄉村振興,既要塑村貌之“形”,也要鑄文化之“魂”。徽州村落在選址布局、人居理念、耕讀文化、生態智慧等方面都發展到了較高形態,本身是一個多系統、多元素、多業態融合的綜合體。通過把傳統村落伴生的自然風光、鄉土文化、歷史底蘊,與旅游、康養、教育、體驗等產業深入融合,發展了一批休閑度假、旅游觀光、農耕體驗、健康康養、農業創意等業態產品,煥發了傳統村落的魅力活力。

程寄縣

(作者系中共黟縣縣委書記)


責任編輯:王振華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动漫裸男露ji无遮挡网站| 欧洲一卡2卡3卡4卡免费观看| 国产视频手机在线|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美女张开腿男人桶| 国产人久久人人人人爽|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 天天干天天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99| 欧美在线成人午夜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四虎影视8848a四虎在线播放| 18videosex性欧美69|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xxxxwww日本在线| 市来美保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337p欧洲大胆扒开图片| 成人免费无毒在线观看网站 |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小说|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看看播放| www.av视频在线| 日韩免费高清视频网站|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 日批视频在线看| 好男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看片|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无翼乌全彩无遮挡动漫视频 |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网站 | chinese中国农村夫tube| 很污的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久久精产国| 滴着奶水做着爱中文字幕| 免费a级试看片|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