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黨員強則黨強。黨員有樣子,黨就有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奮斗意志、堅定恒心韌勁,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每名黨員都能夠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這一重要論述,既是對共產黨員好樣子的深刻揭示,也為共產黨員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指明了努力方向。
對黨忠誠。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關鍵看是否對黨忠誠。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對黨忠誠,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有條件的而是無條件的。必須一心一意、一以貫之,必須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一顆對黨的忠誠心,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把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加強理論武裝,真正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血脈、植入靈魂,成為精神上的主心骨、理論上的定盤星、行動上的指南針。同時,理論聯系實際,在工作中不斷轉化學習成果,切實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把對黨忠誠體現到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上。
無私奉獻。奉獻是共產黨人常講常新的話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忠于黨、忠于人民、無私奉獻,是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是靠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奉獻而不斷鑄就的”。我們黨一誕生,就把奉獻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黨的全部奮斗史、發展史也就是一部奉獻史。奉獻精神是黨員自我發展的動力源泉,是黨為人民服務的執政根基。奮進道路上,黨員應將其牢記于心、付諸于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以正確的名利觀處世,一輩子克己奉公,做到公而忘私,舍小家為大家。視個人名利淡如水,視黨的事業重于山。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群眾,正確對待同志,不為私心所憂,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自覺堅持用理想支撐奉獻、用忠誠詮釋奉獻、用奮斗書寫奉獻、用淡泊彰顯奉獻。同時,在本職崗位上,甘當孺子牛。做到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敢于擔當。我們黨能夠不斷戰勝強大敵人和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取得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靠的是一代代共產黨人敢于擔當、英勇斗爭。新征程上,只有大力發揚擔當和斗爭精神,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敢于擔當者,不是坐而論道的清談客,而是起而行之的實干家,有心懷“國之大者”的高瞻遠矚、“多打大算盤、算大賬”的戰略眼光、“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始終為人民謀利、為全局添彩。黨員在工作中要提高站位和覺悟,變“要我干”為“我要干”,主動擔當,堅決抵制“只想當官不想干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勇于挑重擔子、啃硬骨頭、接燙手山芋,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的使命感和緊迫感。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保持抓工作的韌勁和干事業的拼勁,以敢于直面矛盾、敢于攻堅克難的精神狀態,敢于盡職盡力、敢于較真碰硬的實際行動,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爭當勇于干事擔事、敢于爭先創優的模范。
嚴守紀律。我們黨是用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組織嚴密、紀律嚴明是黨的優良傳統和獨特優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復興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統一全黨意志和行動、步調一致向前進、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紀律建設史。在百年奮斗歷程中,我們黨通過一系列黨內集中教育,提高黨員覺悟、純潔黨的組織、凈化黨的作風,使廣大黨員不斷砥礪本色、淬煉成鋼。廉潔自律是一個終身的課題,是黨員立身之本、處事之道。持續開展有針對性的警示教育,讓黨員學紀明紀守紀,敬畏紀法,嚴守底線,做到警鐘長鳴。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嚴于律己的作風,經常從靈魂深處不斷地自我警示、自我反省和自我克制。在為人處世方面,要做到慎微、慎獨、慎權,慎欲、慎友,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覺養成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的習慣,當好良好政治生態和社會風氣的引領者、營造者、維護者,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
曹寶於
(作者單位:中共安徽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