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今年以來,我市激發活力、保持定力、善用巧力,為科技創新注入新動能。上半年,全市戰略新興產業貸款和科技創新類貸款余額952.41億元,較年初增長191.09億元,增量占各項貸款增量比重為72.02%。
減費讓利促“活力”。持續要求各銀行機構積極對各類高頻基礎服務減費讓利,2023年累計減免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各項費用544.28萬元。落實風險補償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創新推出監管考核掛鉤機制,充分考量金融機構盡職免責、利率壓降、信貸風險等因素,分層次補償金融機構風險損失,提高機構利率壓降內生動力。截至7月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309.27億元,較年初增長288.39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50%,較年初下降0.36個百分點,估算讓利金額2.68億元。
高效政策資金立“定力”。用足用好央行政策資金,撬動信貸資源向小微、民營、“三農”領域聚集,連續3年投放各類資金超百億元,連年穩居全省前三,今年上半年投放61億元,同比多投10億元,全市農商行、村鎮銀行按1%到2%比例獲得普惠小微貸款激勵資金2.53億元,穩居全省前兩位。自主創新推廣“滁碳易(綠色低碳)”“滁創易(科技創新)”“滁智易(智慧制造)”政策工具運用,定向支持綠色環保、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等領域市場主體,累計投放69億元,打造省內知名的“滁字號”序列創新工具。
精準銀企對接用“巧力”。以多行業主管部門形成合力,多批次推送技術改造、科技創新、綠色轉型等3000多個企業(項目),指導銀行線上、線下多渠道對接支持。通過“金服平臺”開展23個線上銀企對接融資專場,覆蓋科創、光伏、汽車裝備制造等企業和氣候投融資、制造業中長期等項目,累計撮合7000余戶市場主體實現融資714億元。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