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園區企業相對集中的兩處區域建設“警企融合+”工作站,推動“警務前置+警力前移”,全量收集掌握企業發展所急所需所盼,第一時間將企業“呼聲”轉化為公安行動“哨聲”……
今年以來,市公安局經開分局立足于“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改革定位,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推行“五聯促一優”工作機制,在服務中融入警務、在警務中提升服務,積極構建“護企警務”新樣板,確保企業的事有人問、有人盯、有人辦,全力營造優質的安商護企環境。
警企聯防,構建風險防范“安全網”
“派出所在園區成立‘金牌治安聯防巡邏小分隊’后,園區治安秩序更好了,我們生產生活也更放心了。”近日,園區企業員工田先生提到生物醫藥園區治安新變化贊不絕口。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市公安局經開分局針對企業周邊社會治安特點,通過帶動園區企業保安從“看家護院”向“邁出一步”巡防模式轉變,以“1+1+N”模式(即由一名民警帶隊、以企業保安員為主,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江淮義警和治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為輔),最大限度提高企業周邊見警率,共同形成維護園區平安的合力,切實增強企業的主體責任。
矛盾聯調,構建矛盾化解“聯動網”
“多虧你們幫忙調解,把話說開了,事情很快就得到了解決。”日前,該局宮集派出所接到轄區一家企業工作人員報警,稱單位有兩名員工因瑣事發生爭執,需要調解。為防止“小矛盾”釀成“大隱患”,“警企融合+”工作站民警及時介入,聯動企業管理人員化解了雙方矛盾糾紛。
這是該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多方聯動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持續營造優質的為企服務環境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局以踐行“邱娥國工作法”、爭做新時代馬天明式社區民警活動為切入點,全力打造安商護企新舉措。目前,共化解涉及用人用工、薪酬發放等方面矛盾糾紛37起,化解率99.6%,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服務優、滿意度高”的工作目標。
事項聯辦,構建優質高效“服務網”
“沒想到在園區警務室不到一小時就完成了公司員工入職的背景審查,大大節省了來回奔波的時間成本,確實方便了許多。”某醫藥公司李先生說道。
為了圍繞速度和溫度提升公安政務服務水平,針對企業辦理公安業務需求,該局依托“警企融合+”工作站,不斷優化“一站式”“上門辦”綠色通道,加強部門聯辦,實現一次辦結,引導企業員工集中辦理居住信息登記、戶籍遷入遷出、駕照考試預約、事故快處等業務。為減少企業員工來回奔波,開展集中“送證上門”活動,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好企業,切實當起護航企業發展“金牌店小二”,架起服務企業的“連心橋”。
反詐聯宣,構建反詐宣傳“立體網”
10月9日,駐企民警吳鵬飛開展反詐知識宣傳,面對面、零距離向企業財務人員講解如何識別、預防電信網絡詐騙,并指導企業員工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幫助開啟預警功能,進一步提升企業員工反詐、防騙意識,精準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企業財務人員現場聆聽宣講后,紛紛表示收獲滿滿,將進一步增強防騙意識、提升反詐能力。
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該局通過“線上+線下”、“精準宣傳+送教上門”等方式加密宣傳頻次,同時緊盯預警勸阻、緊急止付等關鍵環節,全力構建快阻止、快見面、快挽損三“快”阻騙機制。
智能聯通,構建信息共享“指尖網”
該局推行“互聯網+”警務模式,組建3個警企微信群,形成“線上線下齊互動、政策問題勤溝通”的工作機制,及時向轄區企業通報工作情況、發布預警信息、開展法律宣傳和收集意見建議,實現企業安全感和滿意度雙提升。
同時,與企業共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企業人員通過現場拍照形式,直接向“警企融合+”工作站民警上傳檢查內容,實現“云上傳”,民警可根據企業上傳的信息,對企業開展“云檢查”。同時,指導企業在主要進出口自主安裝人臉識別、車牌識別、視頻監控等全息感知系統,在廠區、車間等重點區域安裝視頻監控、紅外報警燈設備,并將企業技防監控設施并入公安網,由派出所合成作戰室定期開展視頻巡查。今年以來,通過警企微信群共發布治安告示180次,通報典型案事例30起,群上答復企業咨詢54次。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