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
近年來,我省以思想大解放推動更深層次改革,改革呈現協同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持續釋放。
話改革、談感受、提建議、說期待。近日,出席全國兩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就我省進一步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擴大開放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
改革引領 新質生產力加快壯大
以改革為引領,江淮大地創新活力持續迸發,新質生產力拔節生長。
2024年,“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發展、科技金融等改革創新舉措獲國務院綜合督查通報推廣,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成為全國樣板。人才興皖工程深入推進,柔性引進院士及團隊92人次,遴選支持省級創新創業領軍人才200名、產業創新團隊50支,新增高技能人才41.7萬人。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需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通過制度創新破除傳統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構建全要素協同的支持體系。“近年來安徽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推出職務科技成果賦權、人才分類評價、財政科研項目經費‘包干制’等多項改革舉措,激發出科技創新澎湃動力。”全國人大代表、民盟安徽省委會副主委、安徽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金葆康建議,要積極探索新型舉國體制安徽范式,在前期改革創新的基礎上,勇于開展首創性、差異化改革,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以更多示范性改革成果,催生一批原創性科技成果和制度成果,推動三大科創引領高地建設取得更大進展,加速涌現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體制新動能。
擴大開放 向海而興擁抱全球
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這是改革與開放的內在統一關系。
2024年,我省進出口總額和出口額均升至全國第9位,“新三樣”產品出口增長23.6%。整車出口量躍居全國首位,全國每出口4輛汽車就有1輛安徽造,高水平開放迸發新活力。
香港一直是安徽的重要經貿伙伴。就在去年,合肥市人民政府與香港貿易發展局、科大硅谷服務平臺(安徽)有限公司與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還簽署合作備忘錄,明確深化合作的方向舉措。
多年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監事委員會副主席胡劍江一直致力于推動皖港合作。他建議,皖港可聚焦汽車等產業,圍繞科創金融法務等重點,進一步加強合作,發揮香港內通外聯的獨特優勢,助推安徽企業更加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拓展外貿新版圖。
以深層次改革推進高水平開放,在開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贏,安徽正深度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合作、有效配置全球要素資源,在世界經濟大潮中乘風破浪。
民生至上 改革為了人民依靠人民
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讓人民群眾在美麗家園建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我省以改革措施推進生態環境問題整治,建立全國首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體系,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獲批建設,全面升級補償理念、標準、方式、范圍,進一步完善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相關做法已在21個省份20個流域推廣。
作為深化醫改的重要制度創新,分級診療制度讓醫療資源從“虹吸”走向“下沉”,讓健康服務從“被動治療”轉向“主動管理”。為充分發揮這一制度優勢,全國人大代表、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徐曉嬋提出,應著力構建上下聯動、高效協同的轉診通道,通過精準對接醫患雙方的診療需求,強化醫療服務全流程銜接,系統提升醫療服務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引導患者通過分級診療通道進行轉診,形成科學有序的就醫習慣。
省經濟研究院宏觀服務部主任張貝爾建議,針對民生領域改革,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集成,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針對改革執行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障礙,在把握好改革舉措關聯性和耦合性的基礎上,制定促進系統集成的相應措施。在推進改革中,要結合安徽省情,考慮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準確把握各方利益的交匯點和結合點,注意政策的差異化實施,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更廣大人民群眾。
為人民謀利、為民生解憂,安徽人民正真真切切感受改革帶來的變化與紅利,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的美麗畫卷躍然眼前。
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將進一步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立足自身崗位,依法履行職責,樹立領跑意識,勇于創先爭優,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安徽作出積極貢獻。
(記者 王弘毅 范孝東 方舢 劉良慧)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