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安全關乎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及社會穩定,安徽省很快將啟動餐飲場所“瓶改管”“氣改電”專項行動。9月9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安徽省預計用一年左右時間,在全省范圍內完成餐飲等場所“瓶改管”“氣改電”工作。目前,《安徽省餐飲場所“瓶改管”“氣改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已公開征求意見。
餐飲場所非必要不供應瓶裝液化石油氣
近年來,國內多個城市餐飲場所出現了燃氣爆炸事故。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安徽省借鑒江蘇、浙江等地經驗做法,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餐飲場所“瓶改管”“氣改電”專項行動。按照“省級統籌、屬地實施、消減存量、控制增量、有序推進”的原則,逐步降低餐飲場所(包含學校、醫院、民政服務機構、農貿市場、企事業單位食堂等用氣場所)瓶裝液化石油氣使用比例。其中“瓶改管”工作實施范圍包括具備管道天然氣安裝使用條件(市政燃氣管道能夠到達、符合管道天然氣設施建設和運行安全規范)、房屋產權明晰、符合場所規劃用途、尚未接通管道燃氣的場所。“氣改電”工作實施范圍包括天然氣管網未覆蓋區域的各類有用能需求的場所;天然氣管網已覆蓋但不具備安全用氣條件,有用能需求的各類場所;有意愿使用電能作為主要用能方式的各類場所。
根據“實施方案”,安徽省預計用一年左右時間,在全省范圍內完成餐飲等場所“瓶改管”“氣改電”工作。今年11月底前,全面摸清本地區瓶裝液化石油氣餐飲用戶底數和分布情況,制定本地區“瓶改管”“氣改電”總體實施方案。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重點針對商業服務業集聚、人員密集、餐飲等場所成片的商業街區和大中型住宅小區底商等區域,各機關事業、醫院、民政服務機構、學校等單位食堂,以及風險較大、改造條件好、改造意愿強的餐飲用戶,先行開展改造試點,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動態優化完善工作方案,以點帶面,示范推廣。2025年4月至2025年10月,按照輕重緩急、難易程度,合理制定改造計劃,分區分類,統籌實施,確保具備管道天然氣安裝使用條件的餐飲場所,全面完成“瓶改管”,并保質保量完成通氣;引導不具備改造條件的餐飲場所,實施“氣改電”。2025年10月至2025年12月,持續跟蹤摸排新增瓶裝液化石油氣餐飲用戶,具備條件的及時實施改造,應改盡改。同時,嚴控增量,餐飲場所非必要不供應瓶裝液化石油氣。
新建燃氣管道要同步安裝監測預警裝置
記者在“實施方案”里看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城市管理部門)應定期召開調度會議,督促燃氣企業按時高質量完成改造任務,協助解決改造工作中的困難問題。支持燃氣企業、供電公司及時高效辦理占道、掘路、占綠、既有建筑變更使用功能等相關審批手續。依法查處燃氣企業違反城鎮燃氣法律法規行為。應急管理部門應督促有關單位整改燃氣安全隱患。公安部門應依法嚴厲查處打擊非法經營瓶裝液化石油氣、非法充裝和銷售“黑氣瓶”等違法違規行為。支持燃氣企業、供電公司及時高效辦理城市道路挖掘占用等相關審批手續。交通運輸部門應依法嚴厲查處打擊非法運輸瓶裝液化石油氣的行為。支持燃氣企業、供電公司及時高效辦理涉公路相關審批手續。市場監管部門要依法查處生產銷售不合格燃氣器具、管、閥等行為。消防救援部門應依法查處餐飲企業違反消防法律法規的行為。依法對燃氣經營企業遵守消防法規和技術標準情況開展監督檢查,組織開展事故應急救援。
“實施方案”要求,各相關部門在規劃報批、道路開挖、既有建筑變更使用功能等相關行政審批上要開通“綠色通道”。堅持規劃先行,新建商業建筑原則上規劃配建天然氣管道設施。要通過多種途徑籌措“瓶改管”工程建設資金,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優惠政策,提高用戶“瓶改管”積極性。燃氣企業因接入工程施工涉及建筑區劃紅線外的城市道路占用、挖掘修復、綠化遷移管養等產生的費用,由主管部門按程序減免。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瓶改管”“氣改電”工程建設。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舉報揭發各類涉燃氣違法違規行為。新建燃氣管道要同步安裝監測預警裝置,納入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平臺。對不具備改造條件無法實施“瓶改管”“氣改電”的小微餐飲場所,要限期安裝自閉閥、金屬波紋管和燃氣泄漏報警器,并加強常態化隱患排查,確保安全用氣。(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