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史洪芳)近年來,安徽堅定不移實施制造強省戰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居全國第5位,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大省到制造業大省、從能源原材料基地到新興產業聚集地的歷史性跨越。
2018年至2023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5%,高于全國2.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4位;2023年,全省規上工業營收5.1萬億元,躍居中西部第1位、全國第7位,工業增加值總量1.4萬億元、升至全國第10位,邁入全國工業大省行列。
“平臺+攻關+應用”多渠道構建協同創新體系。安徽擁有3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并列全國首位,近3年有23項“揭榜掛帥”技術攻關成果打破國外壟斷。加速創新成果應用轉化,構建工業精品矩陣,累計培育“三首”產品1697項,創造直接經濟效益700億元。
“鏈條+集群+生態”多維度構建鏈群融合體系。安徽聚力打造“4433”萬千億產業體系,汽車全產業鏈、裝備制造業營收突破1萬億元,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營收居全國第3位;我國“新三樣”產品中,1/5的光伏組件、1/7的鋰電池、1/8的新能源汽車是“安徽造”。
“智改+數轉+網聯”多能級構建數智賦能體系。安徽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十大工程,推動八成規上工業企業開啟數字化改造、五成實現了數字化改造;累計打造全球“燈塔工廠”5個、居全國第3位,培育國家級5G工廠19個、居全國第4位,培育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3個、國家級特色平臺22個,均居全國第5位。
“育新+升規+培優”多梯度構建企業培育體系。全省規上工業企業達23298戶,居全國第6位,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854戶,爭創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599家、高新技術企業近2萬家,均居全國第8位,銅陵有色、奇瑞汽車躋身世界500強。
“減污+降碳+擴綠”多舉措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安徽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方案、全省80%的國家級園區和75%的省級園區已完成循環化改造。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240家、居全國第6位。
“載體+活動+合作”多模式構建開放合作體系。安徽堅持高水平走出去、引進來,打造世界制造業大會等新型引資平臺,精心開展“徽動全球”“投資安徽行”等活動。持續深化長三角合作,簽訂長三角產業鏈合作備忘錄,今年已圍繞長三角舉辦“百場萬企”產需和要素對接活動393場,惠及企業8500余家。
“服務+要素+紓困”多方位構建為企服務體系。安徽創新開展“益企賦能”十大行動,依托益企服務云平臺發布線上服務產品2200余項,開展服務對接近3000場次。深入實施助企解難行動,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分級分類包保企業工作機制,今年以來,累計走訪企業1.92萬戶、解決急難愁盼問題3617個。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