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史洪芳)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11月18日上午,記者從中共安徽省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安徽將充分發揮制造業基礎較好優勢,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制造強省,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馮克金
據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馮克金介紹,安徽將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大力實施制造業結構改造、綠色改造、技術改造、智能改造升級工程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推動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紡織等傳統優勢產業“老樹發新芽”;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全面提升“雙招雙引”和產業培育質效,推動“樹木變森林”;超前布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先進材料等未來產業,推動“小樹變大樹”,打造制造業“4433”萬千億產業矩陣。
在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方面,安徽將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構建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機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完善“三首”產品和標志性產品推廣應用政策,加大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力度。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大力實施制造業優質企業成長計劃,培育一批龍頭型和鏈主型企業,健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推動高新技術企業茁壯成長,形成“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苗木”蔥郁的創新生態。
為加快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安徽將建立健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推進、示范推廣、服務支撐、政策支持、生態優化“五大體系”,培育發展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強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研發布局和創新應用,打造一批數字化轉型典型示范項目和數字化改造區域樣板,力爭到2026年,實現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2027年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0%以上、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75%以上。
此外,安徽將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健全鏈群融合、數實融合、科產融合等體制機制,持續深化“畝均改革”,完善清理拖欠企業賬款、支持企業并購重組等體制機制。加強與長三角、中部地區產業對接合作,高水平舉辦世界制造業大會,引導和支持優勢企業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