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蚌埠市龍子湖區曹山街道第一屆議事代表會第一次會議舉行,39名議事代表和街道黨委班子成員等圍坐一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議事氛圍熱烈。
“此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在曹山街道正式落地,街道人大工作自此有了具體的抓手,群眾參與轄區公共事務管理和監督有了具體的平臺。”曹山街道黨工委書記吳巨虎說。
按照規定,城市街道不是一級政權組織機關,是上級政權組織的派出機構,不設人民代表大會。針對“街道無本級人大代表、街道人大工委履職抓手不足”的狀況,蚌埠市探索建立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通過構建“黨工委領導+人大工委主責+議事代表參與”的治理架構,進一步豐富協商民主形式,打通基層民主“最后一公里”。
從單向決策到雙向互動
“建成智能充電停車場站3個,擴建維修民生道路2條……”曹山街道議事代表會上,議事代表吳瑞瑞隨身攜帶的本子記得密密麻麻。
“剛才街道通報了2024年干成的事,我都給記下來,回頭也跟左鄰右舍交代清楚,讓大家心里有本明白賬。我還收集了一些群眾的訴求,在這次會上反映看看怎么解決。”吳瑞瑞說,以前街道一年到頭干了啥群眾不太了解,居民的想法也沒有常態化的渠道反映,現在通過議事代表會都得到解決。
近些年,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鄉鎮改街道越來越多。作為縣區政府的派出機構,街道承擔的社會發展與治理的任務有增無減。然而,街道沒有本級人大代表,也不設人民代表大會,基層人大工作在街道出現空白和盲點。
2023年,蚌埠市在蚌山區黃莊街道、龍子湖區延安街道等4個街道率先試點建立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2024年下半年在總結試點經驗的成效上,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在全市推行。
“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是指在街道黨工委領導下,街道人大工委具體負責,通過定期召開議事代表會議,組織議事代表圍繞街道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實事等事項,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制度。”蚌埠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朱雪萍告訴記者。
根據蚌埠市相關規定,街道議事代表由轄區各方面代表性人士和居民群眾代表組成,名額為30人至50人。議事代表會議每年舉行兩次,包括聽取和討論街道辦事處關于本轄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通報,對相關部門的工作開展民主評議,票選推薦街道民生實事項目等內容。
“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將過去‘街道單向決策,群眾被動接受’的‘一錘定音’,轉變為街道黨委、政府和群眾可以雙向奔赴、政情和民意能夠溝通協調的互動形態。”朱雪萍說,“這一制度不僅強化了基層人大監督職能,更激活了多元主體共建共治的治理動能。”
從“群眾想什么”到“政府干什么”
傍晚時分,天色漸暗,蚌埠市延安街道勝利三村小區,一盞盞路燈準時亮起。“燈亮了,我們晚上遛彎散步再也不怕磕絆了。”說起小區里新安裝的路燈,居民席慶龍止不住地夸贊。
勝利三村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屬于典型的老舊小區,公共設施陳舊老化,尤其是道路兩側的路燈因年久失修,大部分處于“罷工”狀態。
2024年上半年,延安街道召開街道第一屆議事代表會第二次會議,37位議事代表票選推薦4項民生實事項目,其中一項就是勝利三村小區加裝路燈。
實施、驗收……議事代表全程參與監督,僅用40多天路燈就安裝到位,方便出行的同時,也點亮了群眾的夜間文化生活。“現在晚上,大家都愿意到小區廣場跳舞鍛煉,可熱鬧了。”席慶龍高興地說。
制度建立了,重在發揮作用。“議事代表通過手中的選票,反映轄區內百姓的訴求,票選推薦民生實事項目,‘群眾想什么’與‘政府干什么’精準對接,讓‘街道的事’真正成為‘大家的事’。”延安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劉婧說。
截至2024年底,蚌埠市21個街道全部建立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選聘議事代表830名,召開議事代表會議29次,票選實施民生實事項目75個,年度完成率100%。這些“切口小、見效快”的項目,猶如精準滴灌的“毛細血管工程”,切實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
從“一年兩次”到長效賦能
走進蚌埠市延安街道和煦社區,老年食堂里飯香撲鼻,負責人單中華正和前來就餐的群眾拉家常。自打被選聘為街道議事代表后,老年食堂就成為單中華聯絡群眾、收集社情民意的前沿陣地。去年,有居民提出小區低樓層常年不見陽光,冬天曬衣服、被子非常不便。單中華將問題反映到街道,一個月內,小區閑置地就架起40多個晾衣架。
“這些雖然不是大事,卻是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關鍵小事’。只有把‘關鍵小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才能充分調動居民參與街道公共事務的積極性。現在小區居民有啥問題都會跟我說。”單中華說。
街道議事代表會一年開兩次,閉會期間的工作是關鍵。蚌埠市鼓勵各街道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加強聯系群眾的陣地建設,提高議事代表履職質效。
延安街道利用社區活動室、小區休閑長廊等打造議事代表聯絡站,讓代表知情在“站點”,調研在“站點”,議事在“站點”,服務在“站點”。同時將代表履職與網格化管理相結合,讓代表加入社區治理相關微信群,實現民意表達“7×24小時”在線。
釣魚臺街道定期組織議事代表走進居民小區、轄區企業開展走訪調研、座談交流。去年,針對議事代表集中反映的轄區樓宇資源整合問題,釣魚臺街道搭建起涵蓋500多家樓宇企業的信息平臺,對企業在黨建、惠企政策、稅務知識、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指導,助力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
當路燈照亮老舊小區的夜空,當晾衣架掛出居民的笑聲,基層治理的現代化圖景正在蚌埠生動展開。正如朱雪萍所言:“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讓街道治理既有‘牙齒’啃硬骨頭,也有‘溫度’暖民心,為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創新實踐提供了鮮活注腳。”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