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理論--視野

實現制度型開放和深層次改革雙向互促

來源:經濟日報2024-07-11作者:

作者:李大偉、尹佳音(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改革必然要求開放,開放也必然要求改革。新時代新征程,必須更好發揮制度型開放和深層次改革相互促進的作用,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改革與開放相輔相成

當前,我國對外開放已經進入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的階段,全面深化改革也已進入推動各項改革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協同配合的階段。改革和開放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更加明顯。

制度型開放為深層次改革提供強大動力。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攻堅期,要重點克服不利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制度性障礙,著力破解市場體系不夠健全、公平競爭制度尚未完善、產權保護水平有待提升等難題。我國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快引入人才、技術、數據等重要的生產要素,從而大幅增強深層次改革的動力,更好破除不利于要素優化配置的制度障礙;另一方面可以充分了解發達經濟體在相關領域解決堵點的經驗和教訓,為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創造性制定深層次改革方案提供參考。

深層次改革為制度型開放創造重要條件。制度型開放的一個重要特征在于,更加重視“邊境后”規則,即項目建設核準、政府采購等不直接涉及商品和要素跨境流動的相關規則和國際通行規則的對接。這其中不少都屬于深層次改革的內容。如高水平的知識產權保護必須在完善的產權保護制度下才能夠實現,高效率的政府采購必須依靠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才能夠實現。只有堅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開展系統集成、重點突出的深層次改革,才能系統性建立與國際高標準規則相互銜接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升制度型開放水平。

解決發展難題的必然選擇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國際環境更加復雜多變,對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提出新要求。推進制度型開放和深層次改革相互促進,是應對復雜形勢、解決發展難題、激發社會活力的必然選擇。

一方面,推進制度型開放和深層次改革相互促進,有利于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趨勢,更好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當前,人工智能等顛覆性技術正在進行革命性突破,不斷催生出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新質生產力。這就迫切需要更好發揮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構建能夠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等關鍵領域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為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必須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破除相關壁壘,積極借鑒發達經濟體在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的做法和高標準規則,并在相關領域改革中靈活運用,有效助力形成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型生產關系。

另一方面,推進制度型開放和深層次改革雙向互促,有助于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當前國際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頭,大國競爭日趨激烈。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者和實踐者,我國高效協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制度型開放,對內能夠形成對全球優質要素資源具有強大引力場的制度體系,持續提升國際競爭力;對外則能夠積極推動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我國在更多全球經濟治理議題上達成共識,持續深化平等互利的經濟合作,共同推動全球化向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發展。

堅持統籌推進力求實效

改革開放越往縱深發展,矛盾和難關也越多。越是面對困難挑戰,越要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推動擴大開放。要把統籌推進制度型開放和深層次改革落到實處,力求實效,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

一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為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奠定基礎。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我國經濟長期穩定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國得以通過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集聚全球優質資源要素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營造各種所有制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市場環境。全面貫徹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充分保護和激發投資者、企業家、創新者、勞動者和全社會投資創業、創新創造的積極性。

二是全面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改革,為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創造條件。當前,以人工智能等顛覆性技術為引領的未來產業正成為國際合作和競爭的焦點領域。我國在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發展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堵點難點,教育體制、科技體制、人才體制對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支撐作用仍然有待提升。因此,必須加快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新機制,在推動創新平臺共建共享、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融通產教育人機制等方面實施一系列深層次改革,形成和完善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推動高等教育體系、人才培養模式更加精準服務國家重大科技創新戰略需求,全面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為我國在新產業、新業態的國際合作競爭中搶占制高點創造良好條件。

三是在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積極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助力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任務。必須積極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具體而言,應完善和細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交易、保護制度規則,加快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加快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完善市場準入制度體系,持續放寬新業態新領域準入。

四是加快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動力。貿易、投資、金融、創新等領域的重大體制機制創新,不僅本身就是改革的重要內容,而且會大幅度推動全球優質要素進入我國,推動生產關系不斷適應生產力創新發展的需要。因此,應進一步降低貨物貿易壁壘,創新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發展機制;不斷完善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機制,進一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創新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相關體制機制,進一步便利中外人員往來,切實打通外籍人員來華工作、學習、旅游的堵點;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更多高能級對外開放合作平臺。


責任編輯:王振華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另类xxxxx另类| 色资源二区在线视频| 天天狠狠色噜噜| 中文无线乱码二三四区| 欧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 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伦理| 男人的天堂色偷偷| 国产电影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欧美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免费看一级性生活片|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妖精视频免费网站| 九位美女尿撒尿11分钟| 男爵夫人的调教|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岳| 12345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扒开女人内裤边吃奶边摸|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不卡| 500第一福利正品蓝导航| 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在线播放高清|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番肉动漫无修在线观看网站| 双女车车好快的车车有点污| 色之综合天天综合色天天棕色|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网站| 特级xxxxx欧美| 免费污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视频凹凸分类| 97视频资源总站| 天堂在线中文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欧美人与动人物xxxx|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青青草原免费在线|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