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發出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偉大號召。這深刻揭示了黨和人民百年奮斗的寶貴經驗,飽含著堅定的歷史自信和強烈的歷史擔當。要貫徹落實這一重要認識,就要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斷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砥礪團結奮斗之志。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守望相助、砥礪奮進的力量彰顯。憶往昔,我們黨始終與人民同甘共苦、團結奮斗,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錘煉出寶貴精神品質;看今朝,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需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聚起億萬人民團結奮斗的磅礴偉力。砥礪團結奮斗之志,就是要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堅守黨的初心使命。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要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正成為我們政治上的主心骨、思想上的定盤星、行動上的指南針。理想信念一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會挺起“泰山壓頂不彎腰”的脊梁,鑄就“石破不可奪其堅”的剛強,進而激發百折不撓的奮斗之志。
恪守團結奮斗之責。創造偉業是團結奮斗的終極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不斷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目標和任務,是我們做好今后各項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確保執行中“不偏向”“不走樣”。我們必須恪守團結奮斗之責,必須知責盡責,精準化抓實各項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當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當前,新發展格局把安徽推上了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新風口,火熱的奮斗在召喚著我們。這個關鍵時期亟需一大批堅持原則、敢于擔當的干部主動作為、沖在一線。必須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在推動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的實踐中當好團結奮斗的“領頭雁”,以干事擔事詮釋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心。
彰顯團結奮斗之勇。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彰顯團結奮斗之勇,必須胸懷“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的志氣、骨氣、底氣?;厥装倌挈h史,在安徽這片熱土上孕育了“大別山精神”“新四軍精神”“淮海戰役精神”“渡江精神”“小崗精神”等一系列偉大精神,這些紅色精神的基因早已融入我們的血脈。無論是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頭,還是推動高質量發展開新局,無論是打贏脫貧攻堅戰還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無論是優化疫情防控還是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廣大干部始終保持昂揚斗志。進入新時代,前進路上,“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將長期存在,我們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新征程上,把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美好愿景變成實景,干部既要有“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闖勁,也要有“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干勁,更要有“十個指頭彈鋼琴”的巧勁,奮力攻克面臨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厚積團結奮斗之能。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需要的不僅是想干事、而且還要能干事和干成事,這就要求干部要經常查找檢視自身不足。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干部的能力培養提出了明確要求:“加強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注重在重大斗爭中磨礪干部,增強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加強干部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著力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帶頭擔當作為,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學與不學表面上看似是干部個人的小事,本質上卻是關系到能否履好職盡好責的大事?!皩W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之,方能中鵠?!薄俺潆姟辈荒軣o的放矢,要善于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補齊知識短板、能力弱項和經驗盲區,著力提升服務人民、化解矛盾,推動發展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要始終秉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入山問樵,入水問漁”的態度,樹立終身學習理念,虛心向人民學,向實踐學,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
葛賢平
(作者單位: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銅陵學院基地。本文系省社科規劃項目[AHSKY2016D56]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