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基礎研究進行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基礎研究處于從研究到應用、再到生產的科研鏈條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業大廈才能建得高。我們必須要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切實走好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之路。
凝練基礎研究關鍵科學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四個面向”,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結合起來,統籌遵循科學發展規律提出的前沿問題和重大應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論問題,凝練基礎研究關鍵科學問題。科技工作者肩負重任、使命光榮。科研選題是科技工作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加強基礎研究,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設定“硬目標”。這些目標要體現國家意志、服務國家需求、落實國家任務,著眼于切實解決“卡脖子”問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要聚焦推動科研范式變革和提升凝練科學問題能力兩個重點,不斷完善科學問題凝練機制,推出富有溫度、可見成效的資助政策,努力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筑基蓄勢。
加強重大項目可行性論證和遴選評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握科技發展趨勢和國家戰略需求,加強基礎研究重大項目可行性論證和遴選評估,充分尊重科學家意見,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要實現原始創新并將其轉化為獨創性的科技成果,既要有理論創造的勇氣,又要有嚴謹實證的態度。對客觀知識的獨創性發現,必須接受嚴格的實證檢驗,必須尊重科學研究的規律,特別是其在科學方法上的合理性。面對科技創新發展的新趨勢,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領域和頂尖水平,搞清科技創新的發展方向、抓緊謀劃、扎實推進,發揮優勢、直面不足、彌合差距,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產出更多重大原創性理論成果和顛覆性技術成果,為建設科技強國發揮支撐引領作用。要科學把握基礎學科建設投入大、見效慢、周期長的特點和規律,優化資源配置方式,推進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以應用研究倒逼基礎研究,以基礎研究引領應用研究,加快科技創新攻堅力量和成果轉化運用體系建設,把更多創新成果就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組織推進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注重發揮國家實驗室引領作用、國家科研機構建制化組織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主力軍作用和科技領軍企業“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各就其位、統籌聯動,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堅持戰略性需求導向,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打造面向未來的發展新優勢。要發揮好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推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培育更多創新型領軍企業,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要加強高水平科技人才培養與引進,加快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
構筑全面均衡發展的高質量學科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優化基礎學科建設布局,支持重點學科、新興學科、冷門學科和薄弱學科發展,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和跨學科研究,構筑全面均衡發展的高質量學科體系。高校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要聚焦科技領域的前沿問題,優化基礎學科建設布局,建設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礎科學研究隊伍,努力實現重大科學發現和基礎理論問題新突破。要持續實施“基礎學科深化建設行動”,穩定支持一批立足世界前沿、自由探索的基礎學科,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要加強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理論研究,重點支持基礎理科、基礎文科、基礎醫科等發展壯大,扶持一批“絕學”、冷門學科。要圍繞科技發展前沿領域,布局交叉前沿領域基礎研究,催生新的前沿方向,鼓勵大學和科研院所積極參與跨學科研究,集中多學科優勢,解決重大交叉科學問題,推動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要加強對創新平臺的戰略引導和前瞻部署,在學科布局上圍繞關系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學科領域,有計劃地部署建設一批基礎研究平臺,進一步強化創新平臺的基礎研究功能定位。
翁清雄 汪 聰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