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宿州市埇橋區西關街道創新推動社區、物業與平臺企業三方共建,為快遞員、外賣員破解“進門難”“認路難”“休息難”“就餐難”等配送服務中遇到的“百米梗阻”。這是宿州市打造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的一個縮影。
去年以來,宿州市充分利用黨群服務中心、工會之家、郵政服務站點等陣地,以“暖蜂歸‘宿’黨群驛站”為主要載體打造的100多個“友好場景”遍布城區,不僅為快遞員、外賣員等新就業群體免費提供飲水、充電、休息、用廁等貼心服務,還通過“問需問計”二維碼,動態收集他們的意見建議,提供心理疏導、糾紛調解、法律援助等多元化服務。該市泗縣還向新就業群體發放“工作證”,憑證享受超市購物打折、公交卡充值優惠、體檢費用打折等多項福利。
針對新就業群體流動性強的特點,該市推行“三必訪”關懷機制,即新就業群體黨員生活出現重大變故必訪,職業發生重要變動必訪,工作質量明顯下滑必訪。這一制度實施成效顯著,已先后助力80多名離職黨員重新走上工作崗位,讓新就業群體真切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與溫暖。該市開展新就業群體勞動保障權益專項行動,整合稅務、金融、司法等部門資源,常態化、全方位保障新就業群體的合法權益。
在雙向服務理念驅動下,宿州市探索建立新就業群體進社區報到備案制度,目前已有420多名快遞員、外賣員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中,化身街道社區的“流動網格員”,在日常配送中兼任“隱患哨兵”“民情信使”,既延伸了基層治理觸角,又讓新就業群體收獲了歸屬感與成就感。
為著力解決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新就業群體的職業榮譽感和社會認同感,近日,宿州市委社會工作部、市委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工委印發《宿州市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工作指引(試行)》,聚焦行業堵點難點,為科學打造新就業群體滿意、居民支持的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規劃了清晰的藍圖:到2025年底建成160個示范“友好場景”;到2026年6月底,基本破解新就業群體面臨的主要難題,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友好氛圍。還從友好機關、友好商圈、友好小區等八個方面制定建設標準,為各地各部門推進“友好場景”建設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操作指南。
目前,宿州市各地、各有關單位正在將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納入整體工作安排,重點解決新就業群體遇到的實際問題。通過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優勢,進一步凝聚全社會關愛力量,探索契合行業特點、貼合群體需求、回應各方關切的服務管理新模式,構建條塊結合、上下聯動、協同高效的工作體系,穩步推進有溫度、有活力的“友好場景”建設。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