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入‘四好農村路’建設范圍,林區修通了4米多寬的硬化路,不但工作方便了,生活出行更方便?!?月7日,正在護林的金寨縣馬鬃嶺國有林場職工俞潔開心地說,咱們林場基礎設施薄弱,林區道路年久失修,成為制約發展的短板,自從實行林長制,這一問題迎刃而解。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好山好水保護好,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2017年3月,我省率先探索林長制改革,創新建設以各級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林長制組織體系,構建推進林業生態保護和發展的新機制,推出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
山綠了、林大了,鳥多了、花艷了。截至目前,從省到村五級林長組織體系全面建成,各級共設立林長5.2萬余名;兩年新增人工造林169.8萬畝,封山育林123.2萬畝。
壓實黨政領導責任
——“啃下硬骨頭,激發生態保護新活力”
1月6日,合肥植物園擴建工地上,一群工人正在栽培植物群落。在市級林長協調下,久拖未果的合肥植物園擴建項目和大蜀山森林公園提升項目順利推進,投資額分別增至7億元和1.63億元,開工3個月就完成30%工程量。
“林長制改革,讓生態保護和林業發展難題直接進入總林長視野,啃下了很多硬骨頭,破解發展瓶頸,讓經營主體更省心省力,更有動力,激發了生態保護新活力?!焙戏适辛珠L制辦公室負責人王朝暉介紹,市縣兩級林長紛紛到自己負責的重點區域展開調研,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目前,該市共落實林長制重點項目199個,3年投資100億真金白銀,實施項目面積占全市森林資源的65%以上。
林長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實行黨政領導負責制,建立五級林長組織體系,層層壓實責任,實現“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責有人擔”。省林業局負責人表示:“林長制實施近2年來,我省在破解難題、補齊短板上取得歷史性突破,有效破解了理念淡化、責任虛化、職能碎化、措施泛化、功能弱化‘五化’問題。”
“將國有林場道路建設納入政府整體建設規劃,這是零的突破?!笔辛止芾砭重撠熑私榻B,按照首次出臺的《安徽省國有林場林業專用屬性道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全省100個國有林場規劃3年新建林區專項道路2600多公里,總投資約9億元。
“濕地保護率首次納入林長制考核,與森林保護一起列入全省綠色發展考核指標體系,真正體現了山水林田湖草統籌治理?!笔∽匀槐Wo管理站負責人介紹,這一制度,變過去林業部門“一對多”為現在林業工作“多對一”,方方面面齊抓共治,打破了制約濕地保護發展的瓶頸。
做實86項改革任務
——“把森林保護好,家鄉就能發展得好”
制度創新,是把生態保護理念轉化為強大執行力的保障。在推進林長制改革中,全省各地積極探索生態資源可量化、可考核、可評價、可動態監測的制度和方法,初步建立起目標責任體系、監督管理制度、有效實現機制,將逐步實現林長制責任目標考核。
林長制,綠色發展的安徽探索。
我省首次將森林資源保護實行林長制寫入地方性法規,同時積極推進林長制“五個一”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實施一林一策(政策措施)、一林一員(護林員)、一林一技(技術員)、一林一檔(建檔立卡)、一林一警(民警)。目前,全省16個市均出臺了林長制方案,梳理、做實林長制改革86項任務,確保一山一坡、一園一林、一區一域都有專員專管。
旌德縣委主要負責人說:“完整的林長制治理體系,是將責任制落實到每座山、每片林的保障?!膘旱驴h是全國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該縣通過建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一張表”、縣域空間規劃多規合一“一套圖”、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指數“一本賬”、智慧平臺綜合運用“一張網”,探索創新“四個一”,打造綠色發展制度樣板。
各地通過林制度壓實責任,也“壓”出許多動力和活力,探索出許多行之有效的新舉措。
“我不是一個人,我是帶著‘林長通’在巡山?!痹诖髣e山革命老區金寨縣,48歲的生態護林員高正同揚起手機自豪地告訴記者:“發現情況隨手拍下照片上傳,指揮系統立馬就能自動定位到具體位置,或者干脆通過‘林長通’口頭報告也行,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這是我省首次將智慧技術運用到護林員巡山。實行林長制后,全省配備護林員達47020名,基本落實“一林一員”。
護林員管理網絡是落實林長責任的“最后一公里”。旌德、金寨等地建立的林長制智慧信息管理平臺,不僅實現林長目標責任考核、績效綜合評價、制度長效常態,而且通過大數據分析及物聯技術的普及,實現資源和生態實時監測,為今后森林資源、生態價值及林業產業提供基礎數據服務。省林業局科技處負責同志介紹,這一多功能的新型管理平臺會推廣至全省。
做好“用綠”“活綠”文章
——“助力柳編變‘賣產品’為‘賣文化’”
林長制改革為林權融資引來了“活水”,助力做好“用綠”“活綠”文章。
2018年2月13日,霍山縣落兒嶺鎮林業大戶俞景東拿到了霍山縣郵儲銀行30萬元林權抵押貸款,年利率6%。他興奮地說:“我要拿這筆錢整地購苗,營造金錢松基地?!边@是我省在林長制推動下,首次將政銀擔合作模式引入林業,推出林權抵押小額信貸,30萬元以內的林權抵押貸款,免評估、免擔保,手續簡便。目前,全省共發放貸款3000多萬元。
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阜南柳編”,是我省一張靚麗的生態產品名片?!傲珠L制改革助力阜南柳編變‘賣產品’為‘賣文化’,高質量發展后勁更大。”“中國柳編之鄉”阜南縣林業部門負責人丁繼先介紹,該縣首個林長制重點項目,就是圍繞高質量發展打造全產業鏈服務的柳木文化創意產業園,尚未投入運營就迎來35家企業搶灘入駐,吸引社會資本22億元。該縣出臺扶持政策,把傳統柳編從廉價的生活用品,升級為多元素融合的工藝品、藝術品、收藏品,身價倍增。
在推進林長制改革中,我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投入現代林業,目前全省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已發展到18162個,預計2018年全省林業總產值3980億元,同比增長超10%。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