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理論--安徽理論界

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來源:安徽日報2022-03-02作者:

1月4日,《安徽省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四五”行動方案》出臺,提出到2025年,全省域與滬蘇浙一體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一體化體制機制全面建立,重點區域板塊一體化發展達到較高水平,重點領域基本實現一體化。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兩個大局”、塑造競爭新優勢,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安徽必須抓住機遇,深化合作、揚皖所長,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強有力支撐。

加強產業分工協作。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中國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安徽要牢牢把握國家戰略機遇,深化與滬蘇浙產業合作,積極推動產業承接轉移,努力提升產業一體化發展水平,促進經濟實現高質量持續發展。一是要聯合開展長三角產業鏈補鏈固鏈強鏈,引導企業主動參與長三角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分工合作,著力加強重點產業跨區域協作,鼓勵各地積極探索靈活多元的省際產業園合作機制,攜手打造世界級新興產業集群。二是要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大力推進數字賦能,深入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高水平建設一批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夯實產業根基。三是要實施“鍛長補短”行動計劃,提供高品質產品服務,扎實推進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聯合打造高水平服務業集聚區。

強化產業承接能力建設。隨著國家高鐵“八縱八橫”體系及合肥“米”字形交通樞紐的形成,安徽的區位優勢及綜合交通優勢越發凸顯。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過程中,安徽要主動靠上去、積極融進去,強化綜合承接能力建設,將區位交通優勢不斷轉化為經濟合作動能。一是完善高鐵都市圈建設。針對徐州、揚州、湖州等鄰皖城市以及上海、杭州、寧波等中心城市,安徽要積極完善“高鐵三小時”都市圈軟硬件服務建設,在車次調配、市內接駁等方面下足功夫,用便捷高效的交通系統銜接滬蘇浙。二是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優勢。利用長江黃金水道帶動長江航道總體通過能力,探索通過長租或買斷等方式,在上海洋山港、寧波北侖港等重要港口建設安徽專屬經濟區,通過江海聯運、一體通關等方式積極打造皖江內陸開放新高地。三是打造“飛地”經濟區。“飛地”經濟是打破地理空間限制、實現經濟蛙跳式發展的有效手段。安徽可在省內腹地劃出專屬飛地經濟區,吸引滬蘇浙的高科技及先進制造產業在飛地經濟區內落戶;積極在滬寧杭甬等發達城市興建安徽龍頭產業的“飛地”研究中心,利用先發城市的科技研發及人才虹吸優勢,將滬蘇浙地區優質科技資源融進安徽產業鏈條。

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優勢。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安徽最閃亮的名片。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過程中,安徽要充分發揮科創優勢,鍛造科技創新長板。一是要充分發揮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引領作用,大力支持基礎性前瞻性研究,發揮科技產業鏈龍頭帶動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做大做強相關科技產業。二是要統籌省域平衡發展,以合肥為省域經濟發展核心重點進行科技研發,其他地市依托合肥的科技溢出效應重點進行規模生產,在半導體、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等方面打造一批產業強鏈,促進各類要素在省域內科學流動,拓展經濟發展空間。三是要依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契機,主動出擊、深化合作,加快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推進上海張江、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共創”,建立國家實驗室聯建機制,加強與之江實驗室、紫金山實驗室等省級實驗室合作,構建“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省級實驗室”鏈條。

充分發揮區域復雜性優勢。安徽被長江、淮河橫向切割,形成了皖北、江淮、皖南三個自然環境與文化環境風格迥異的區域。安徽必須充分發揮區域復雜性的優勢,將皖北平原農業產業、皖南生態產業、合肥科技產業、沿江城市制造產業深度融合。尤其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可以將科技、制造產業細化分解并科學耦合進生態、農業產業中,發展一批一產、二產融合發展的新型綜合經濟業態,形成安徽特色的經濟增長元素。安徽人文氣息濃厚、歷史文化悠久,是安徽的重要財富,應有效地將其與八百里巢湖、皖南生態產業、皖北糧食產區、高科技產業相結合,努力打造一批一產、二產、三產融合發展新經濟增長極。

充分發揮人才聚合優勢。人才是地方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重要創造者和傳播者。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安徽要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堅持五湖四海廣攬人才。一是要加快完善基礎性保障措施,為滬蘇浙的人才在皖干事創業營造良好環境;二是要充分發揮合肥生活成本低的比較優勢,同時在人才住房、項目支持上加大手筆、降低門檻,為人才在皖干事創業提供良好的平臺;三是要積極吸引創新創業人才,完善城市合伙人機制,打造一批有市場能力、有創業激情的創新創業團隊;四是要打破機制束縛、敢于彎道超車、大膽起用人才,不斷提升人才的職業獲得感與事業歸屬感,提升人才向心力。

劉思涌

(作者單位: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責任編輯:王振華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国产精品2019| 欧美变态口味重另类在线视频| 处女的诱惑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国产生活片|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成人性生话视频|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美女被吸屁股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毛茸茸|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男| 91精品天美精东蜜桃传媒入口| 无遮挡韩国成人羞羞漫画网站 | 日本阿v视频高清在线中文|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风间由美中出黑人| 国内a级毛片免费···|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欧美日韩第一区| 又黄又爽一线毛片免费观看|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日本护士xxxx视频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 翁熄止痒婉艳隔壁老李头|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一二三高清区线路1| 日本高清免费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四虎免费永久在线播放| 亚洲五月综合网色九月色| 夜夜燥天天燥2022| 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看| 攵女yin乱合集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