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統籌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其中,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是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安徽創新基礎設施為建設科技創新策源地奠定了扎實基礎,但設施總體數量較少,發展不充分。安徽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新空間、贏得新機遇。
聚焦重點領域,加強系統化前瞻布局。充分發揮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優勢,鞏固提升現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應用效能,加快建設量子信息、人工智能、能源科技、生命健康、環境科學等研究院,支持合肥都市圈城市布局建設產業創新中心,推動更多前沿科技成果“沿途下蛋”。加快建設醫學前沿科學和計算智能等中科院科教基礎設施,有序新建若干前沿交叉研究平臺。深化與央企、國內外科研院所、跨國公司合作交流,積極引進高端創新資源,爭取更多研究機構(分所、分中心)和各類新型研發機構落戶安徽。主動參與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加強創新基礎設施領域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等國際大科學工程建設,加快推進中外合作聯合研究中心(實驗室、研究院)、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和科技合作園區建設,探索建設離岸型科創中心。高標準建設安徽省實驗室,申請新建國家實驗室,支持中科大創建國家基礎學科研究中心。積極開展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試點,統籌優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布局,推進創新基礎設施安全實驗室建設。
鼓勵社會參與,構建多元化投入體系。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用好用足用活國家開發性、政策性金融工具,研究設立創新基礎設施專項投資基金,進一步放大省級市級建設財力、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杠桿作用。支持開展基礎設施信托投資基金試點申報,鼓勵金融企業設立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基金等產品。支持引導政策性銀行、開發性金融機構以及商業銀行,聯合探索建立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優惠利率信貸專項,鼓勵保險機構在皖發起或參與設立支持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的債權計劃、股權計劃和股權投資基金等金融產品。探索實施規范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優化國有資本創新基礎設施投向,并創新金融投資服務,放寬條件,鼓勵企業等市場主體以知識產權入股、無形資產抵押等方式參與創新基礎設施建設。依托大型科研機構與高校開展創新基礎設施融資試點,為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全生命周期資本供給。建立完善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行業準入規則,減少各類資本投資建設創新基礎設施的附加條件,著力預防債務和金融風險,確保創新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風險可控。
善用市場邏輯,探索市場化運營機制。積極推動管理運營存在困難的創新基礎設施平臺探索建立市場化運營機制,支持引導運營單位參與設施改進,提供有償運營服務的自主權。探索構建以創新基礎設施運營為核心,帶動集設施核心技術研發、相關設備制造、創新人才培養培訓等為一體的創新基礎設施產業化平臺,提高科技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運用市場機制,建立健全政府數據開放機制、企業數據交換機制、個人數據保護機制,推動創新基礎設施數據向社會市場主體深度、有序開放。鼓勵民營企業等市場主體開發應用場景、培育市場需求,以“揭榜掛帥”“創新競賽”等形式,加快探索一批應用示范“最佳實踐”,以規?;瘧眯枨髱觿撔禄A設施建設運營。探索建立整合式、協同性、市場化的科研成果和儀器設備共建、共享模式,推動人才、設施、用戶資源的優化配置,加強運營成本管理,提高科技產出效率,以及規劃、投資、建設、運營的協同效率。加大合肥創新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經驗輸出,以利益共享為紐帶,鼓勵合肥創新基礎設施在皖北、皖西、皖南設立分支運營機構。立足市場發展規律,進一步規范創新基礎設施內涵特征、規則標準,研究建立創新基礎設施統計體系和評價體系,建立健全創新基礎設施管理運營績效第三方評估機制。
發揮政府作用,出臺集成化政策工具。實施創新基礎設施建設“一把手”工程,全面統籌領導創新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加快研究制定安徽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專項規劃、實施方案或行動計劃,完善相應的配套支持政策。積極開展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工作,推動成立相關研究智庫,組建跨行業、跨區域的安徽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協調推進長三角創新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鼓勵支持省內高校申報與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密切相關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加快培養高端創新人才,并加強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海外人才工作站建設,匯聚國內外一流人才和團隊。加強創新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做好創新基礎設施安全防護。鼓勵創新基礎設施企業加強與國際創新基礎設施標準機構交流,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進一步加強創新基礎設施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適時將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產品和服務列入全省集中采購目錄,聚焦創新基礎設施相關企業設立、經營、發展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監管方式,研究實施創新基礎設施項目的柔性執法和“沙箱監管”措施。
成祖松
(作者單位:安徽工業大學安徽創新驅動發展研究院。本文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項目[SK2020ZD15]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