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指出,必須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高度,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抓好,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高校黨的建設是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新時代高校廉潔文化建設,不斷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重文化浸潤、感染、熏陶,既要重視顯性教育,也要重視潛移默化的隱性教育,實現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新時代高校廉潔文化建設,要立足高校發展實際,深入挖掘學校特色文化,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鞏固黨史學習教育重要成果,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廉潔文化建設思想,積極培育校園廉潔文化,推動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和校園文化,增強廉潔文化的影響力和約束力。把廉潔文化建設與高校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通過加強支部建設、群團建設帶動校園廉潔文化建設。充分利用現有文化設施和教育場所,加強廉潔文化教育陣地建設,設立廉潔文化標語、標識、提示牌等,充分利用好校報、校園網、官微、宣傳欄等載體,及時宣傳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成果,交流廉潔文化建設經驗做法,推進廉潔教育系統化、規范化。將廉潔文化與校風、校訓、校園精神相融合,積極營造崇廉尚潔的校園文化氛圍,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切實增強高校廉潔文化建設的滲透力和感染力。
納入教育教學計劃。高校工作關系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推進高校廉潔文化建設,必須將廉潔文化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尤其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高校應充分發揮課程資源優勢,將歷史上創造和形成的廉潔文化思想和中國共產黨在廉潔建設中取得的理論成果融進教育教學內容,加強對廉潔文化核心價值體系的探索研究,認真研究廉潔文化建設的規律和特征,不斷發展和創新廉潔文化建設理論和實踐形式,形成一批高質量的理論研究成果,努力為全社會的廉潔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將廉潔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安排專門課程專題性、針對性開展教育,推動學校和學院兩級領導干部為學生講開學第一課、畢業最后一課,注重采取“浸潤式”“滲透式”教學方式進行教育引導,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融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形勢任務、進展成效等內容,并通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廉政先進人物、分析腐敗典型案例等方式加強廉潔美德教育,弘揚和樹立新風正氣,真正做到作風從嚴。要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做到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打造高質量育人體系。
健全廉潔體制機制。“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推進高校廉潔文化建設,必須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強化制度硬約束,提高制度執行力,構建廉潔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高校要強化組織領導,完善頂層設計,把廉潔文化建設融入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立德樹人全方面、全過程,構建線上線下互動、校內校外融通、點線面結合的廉潔文化建設立體矩陣。一方面,要將廉潔文化融入到大學章程和各項管理制度中,將廉潔文化建設成效納入對學校領導班子和教育教學目標管理考核之中,納入教育系統行風民主評議考評之中,建立評價、督導、激勵機制等一系列制度,加強對校園建設、選人用人、招生考試、招投標采購等關鍵環節的監督,強化考核評價、成果運用。另一方面,建立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制度,督促認真落實黨委主體責任,深入開展紀律教育、警示教育,把黨規黨紀學習教育納入學院書記培訓內容,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引導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同時,可開展校地共建,組織學校黨員干部定期奔赴黨性教育基地開展廉潔文化教育培訓和實踐教學,豐富拓寬廉潔文化建設的載體和渠道,實現廉潔文化建設校內校外融通。
魏德勝
(作者單位:合肥工業大學)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