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理想信念是立黨興黨之基,也是黨員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年輕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班。”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希望,必須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砥礪對黨的赤誠忠心,永遠信黨愛黨為黨,勇于擔苦、擔難、擔重、擔險,努力創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績。
強化理論素養。理想信念的堅定,來自思想理論的堅定。認識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衛真理,是堅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年輕干部要勝任領導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領是很多的,但最根本的本領是理論素養。理論素養強不強,不僅是黨員干部自己的事情,也是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事情。年輕干部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煉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年輕干部要在勤學善思、學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系統全面、融會貫通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上下功夫,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堅定歷史自信。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一百多年來,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接續奮斗,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一次次波瀾壯闊的歷史實踐、一項項彪炳史冊的重大成就,鑄就了我們黨堅定的歷史自信,形成激勵我們前進的精神源泉和強大底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年輕干部要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歷史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深刻認識歷史發展的大勢,把握歷史主動,堅定歷史自信,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滿懷信心地向前進,在新的趕考路上交出新的優異答卷。
提高政治能力。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種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過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年輕干部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深刻把握“兩個確立”,自覺踐行“兩個維護”,堅定不移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堅定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要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守住政治關,時刻繃緊旗幟鮮明講政治這根弦,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政治原則問題上做到頭腦特別清醒、立場特別堅定,決不當兩面派、做兩面人,決不拿黨的原則做交易。
堅守人民立場。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只有牢牢站穩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才能更好地理解黨始終堅守不渝的初心使命。年輕干部要樹立不負人民的家國情懷,自覺把人生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之中,把為人民謀幸福而奮斗作為自己最大的幸福,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心上,把小事當大事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為群眾辦實事中提高群眾工作能力,讓理想信念在實踐中升華,做人民群眾滿意的貼心人。
發揚斗爭精神。敢于斗爭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年輕干部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自覺加強斗爭歷練,在斗爭中學會斗爭,在斗爭中成長提高,努力成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勇士。要堅定斗爭意志,不屈不撓、一往無前,決不能碰到一點挫折就畏縮不前,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一定要挺起脊梁、沖鋒在前,在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要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做疾風勁草、當烈火真金。要保持昂揚斗志,層層設防、處處設防,正心明道、懷德自重,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以內無妄思保證外無妄動,堅決守住政治關、權力關、交往關、生活關、親情關,不斷凈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要鍛造自己愿擔當的情懷、敢擔當的勇氣、善擔當的能力,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當攻堅克難的實干家。
趙 智 薛惠明
(作者單位: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安徽醫科大學研究基地;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