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指出,促進文化資源數字化轉化和開發利用,推進與數字技術的新形式新要素結合,讓優秀文化資源借助數字技術“活起來”。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重要論述的戰略部署,為我們做好“十四五”文化傳承創新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徽州文化以其獨特的地域特征、完整的文化體系、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內容樣式,至今依然展現出輻射周邊、影響全國、波及世界的文化穿透力和影響力。通過數字化激發徽州文化創造創新活力,探索形成徽州文化傳承創新的數字化路徑,在活化徽州文化保護利用中讓這一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生產生活生態,賦能彰顯徽風皖韻和時代特征的創新型文化強省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
以“信息化”實現徽州文化數字資源庫建設
徽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東南鄒魯”“文獻之邦”“文物之海”的美譽。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數字技術,深入挖掘徽州歷史文化資源,加快徽州文化遺存信息化步伐。一是建立徽州文化基礎資源庫體系。強化戰略思維,加強組織領導,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學界協力的工作機制,對徽州的文獻資料、地面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數字記錄、數字還原、數字勘測、數字集成,形成信息化聚合、數字化管理,建立起較為完備的徽州文化資源目錄和大數據庫,方便查詢、交流與傳播。二是建立徽州文化特色資源庫體系。利用人工智能、3D影像、VR/AR網絡增強現實技術,將徽派建筑、徽州雕刻、新安醫學、徽州民俗等代表徽州文化特點的物質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三維化掃描、可視化建模,實現立體重構和生動再現。三是搭建開放的數字信息共享平臺。推進與旅游、研學等信息平臺的對接,不斷完善徽州文化遺存的信息化開發、數字化展示、現代化利用綜合平臺,提高數字資源庫的利用效率。
以“活態化”發揮徽州文化主流價值影響力
數字技術與徽州文化的相互融合,在內容上有揚棄地予以承繼、針對性地進行改造和創新性地推進提升,形式上對傳統徽州文化在靜態呈現的視覺感知上給予超越,不斷增強徽州文化張力,為徽州文化現代化進程注入活力。一是實現徽州文化精神的數字化再生。依托徽州文化要素、以現代意識賦予徽州文化思想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方式。比如新安理學、徽商、徽州古建筑中蘊含“勤政廉政”思想、“義利兼顧”的價值觀和“天人合一”的生態觀念,以當代受眾所接受的數字化表現方式展現出來,發揮以文化人、凝聚人心、淳化民心的作用。二是實現徽州文化作品的數字化再造。積極探尋凝聚古徽州人智慧結晶的傳統文學、徽劇、音樂舞蹈、民俗節慶等題材作品與數字化融合的新路徑,打造出獨具魅力的文化藝術作品,實現徽州傳統藝術與現代數字藝術的深度融合,延續徽州文化作品的生命。三是實現徽州文化技藝的數字化再現。借助數字技術載體、數字藝術手段,把價值內容與技術元素統一,再現古徽州人生產生活方式,在多元互動的場景中賦予其新的美學意義。
以“產業化”提升徽州文化產業競爭力
利用數字化帶來的技術便利和手段升級,推進徽州文化的產業化進程是實現徽州文化內涵凝練與傳承創新的必然趨勢。一是推進徽州文化產業數字化升級。以加大技術開發、培育產業鏈條、促進產業聯盟為著力點,引導與推動一批文化特色濃、品牌信譽好、市場競爭力強的徽州“老字號”文化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培育壯大一批設計創意、動漫游戲、數字出版、新媒體等新興文化產業,打造影視傳媒、數字內容、休閑旅游、美術創意、節慶會展、演藝服務產業鏈,壯大市場主體,形成規模化產業集聚。二是推動文化和旅游數字化融合,發展云旅游、云直播等新型旅游形態;建設數字劇場、在線劇院,推動徽州傳統戲劇舞蹈數字化演藝應用;開發徽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網絡展示示范項目;開展虛擬講解、藝術普及和交互體驗等數字化服務;打造更多具有徽州特色、徽州風格的旅游體驗場景和文旅IP。三是加大徽州文化產品數字化開發。將徽派建筑、徽劇、徽菜、新安醫學、徽州民俗文化呈現在電視劇、網劇、網絡電影、游戲、動漫上,推動徽州文化網絡化轉化,打造更多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徽州文化品牌,創新文化產品供給。
以“智能化”激發徽州文化傳播新動能
借助數字化傳播方式豐富傳播形式、擴大傳播范圍、提升傳播效能,能讓徽州文化走出徽州大地,展現出新的文化生命力。一是形成“數字全媒”。激活全媒優勢,利用“全媒體化”和“三微一端”,形成多平臺、多落點、多形態傳播矩陣,更多地運用智能交互、多媒體互聯、網絡、云計算等技術,發掘與整合徽州文化資源,開發與徽州文化、旅游產品相關的App,促進文化與科技高度融合,形成徽州文化傳播服務新模式。二是增強互動體驗。利用VR/AR技術、數字投影、3D技術形成生動逼真、實時互動、三維虛擬的文化場景,通過沉浸式虛擬體驗以新鮮有趣的形式、真實可感的體驗,吸引觀眾徜徉在徽州歷史文化場景中,感受徽州文化藝術精髓及其文化精神,開辟徽州文化傳播新空間。三是實現精準推送。借助大數據技術,通過算法對網絡用戶進行興趣偏好與文化需求的精確預判,分析受眾的文化偏好和使用習慣,將包羅萬象、內容豐富的徽州文化內容與用戶需求統一,制定精準化、個性化的內容推送,激發觀眾對徽州文化的興趣,身體力行地通過社交平臺不斷傳播,切實提高徽州文化傳播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楊龍飛 疏仁華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銅陵學院;本文系安徽省哲學社科規劃項目[AHSKQ2017D77]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