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不斷健全組織體系,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動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承載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高校黨支部是黨在高等學校的基層組織,充分發揮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對深入貫徹落實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培養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在新征程上,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充分發揮高校基層黨組織政治作用,增強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推動高校黨的建設與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深度融合,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高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實現高質量發展。
增強組織育人的政治功能
高校黨委應深刻認識到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不斷提高黨在教育事業發展進程中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能力和定力,強化黨委層面組織育人的政治領導功能,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高校得到貫徹落實。抓好高校黨支部的政治建設,明確組織育人的政治目標,堅持組織育人的政治原則,增強組織育人的政治意識,強化組織育人的政治定力,提升組織育人的政治能力,在“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上更加清醒,在落實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上更加堅定。高校黨委要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健全上下貫通、運行有序、監督到位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支部延伸,堅持問題導向、多方舉措、深化指導,引領和激發黨支部組織育人的情懷和熱情,創新推動黨支部組織育人的動力與活力,強化黨支部育人的政治意識和看齊意識,促進高校黨支部高質量發展。
深化思想引領和實踐育人
黨的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影響著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思想引領是高校黨組織的基本任務,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肩負著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的重要任務,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思想引領力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障。高校黨支部要以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突出鞏固和打牢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基礎地位,及時跟蹤大學生思想動態變化,大力弘揚偉大的建黨精神,重點開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當代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宣傳,把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牢牢掌握在黨組織手中。實踐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徑。通過實踐提升黨員的學習、實踐、服務能力是新時代黨建工作重要要求。高校黨支部要緊扣“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將黨員思想教育融入實踐過程,并結合黨員的專業特長,制定個性化的黨員實踐方向和項目,使支部黨員做到知行合一、篤信篤行、學以致用,在實踐中檢驗自我、提升自我,為祖國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推進調查研究制度化經常化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實事求是作為黨的思想路線,與黨的群眾路線相輔相成,在本質要求上完全統一。高校黨支部應堅持“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直面學生存在的思想困惑、關注學生遇到的現實問題、關心學生的成才需求、關切學生的成功期待,在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用黨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培養造就大批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上貢獻支部智慧、支部方案。堅持問題導向、重視調查研究,處理好調查和研究兩個環節的關系,推進高校黨支部調查研究制度化經常化,做到既報喜又報憂,以改革創新精神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對標對表中央要求,梳理聚焦高校黨支部組織育人關鍵點、重難點,弘揚創新思維能力,開展黨建課題研究,并加大研究成果的轉化利用,以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反哺實踐、指導工作、提升質量,推動高校黨支部在服務接續奮斗、抓好后繼有人根本大計上全面進步、全面過硬。(董亞杰)
(作者單位: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責任編輯:王振華